AI导读:

截至11月28日,全国21个省市已披露约1.26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计划,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随着化债资金加速落地,多只城投债提前兑付,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化债资金有助于应收账款回收,改善财务报表。

截至11月28日16时,全国已有21个省市(省份或计划单列市)披露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计划,累计发行金额高达约1.26万亿元。自11月15日河南率先打响化债第一枪以来,短短20天内,化债债券密集落地,规模惊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1月下半月,再融资专项债已成为化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还有少量“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以及极少数“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存量项目。随着化债资金的加速落地,多只城投债纷纷宣布提前兑付,多家上市公司亦表示,化债资金的到位有助于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改善公司财务报表。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议案,决定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并安排10万亿元化债资金,其中包括新增的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和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截至目前,河南、大连、贵州、青岛等21个省市已披露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计划,其中江苏、湖南、贵州三省发行金额居前列。

此外,11月以来,还有14个省市披露了815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计划,用于偿还存量债务;浙江、西藏两地则披露了约191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存量政府投资项目。至此,11月以来三路化债债券发行计划累计已超过1.36万亿元。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乎基层人员和供应商相关企业,积极财政政策有助于解决企业回款难、回款少的压力,打破负反馈循环。随着超2万亿元化债资金在四季度加快落地,这将成为当前增量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在化债资金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城投债市场迎来利好。近期,多家城投公司宣布将提前兑付债券,包括彭泽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长寿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国盛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预计,本轮化债专项债发行后,将引发城投债提前偿还潮,高票息债券或被优先偿还。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也将从这一轮较大规模化债行动中获益,特别是政府账款占比较高的建筑、环保、计算机、公用事业、文旅等行业。锋尚文化、杰创智能、重庆建工等公司均表示,国家相关化债政策的出台对部分应收账款的加速回收将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