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券商正通过“注销式”股份回购、增加分红频次等多种方式,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并增强投资信心。今年以来,券商回购动作频繁,注销式回购现象增多,投资者获得感显著增强。


为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及增强投资信心,上市券商正积极寻求新路径,其中,“注销式”股份回购尤为引人注目。近日,华安证券发布公告,计划使用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这些股份全部注销,以缩减公司注册资本。

同时,证券行业为强化“功能性”,正不断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通过增加分红频次、股东增持、市值管理、发布并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等多种方式,确保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行业“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11月25日晚间,华安证券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有效维护投资者利益、提升回报水平、增强投资信心,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拟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将这些股份全部用于注销,以降低公司注册资本。

具体而言,华安证券预计回购资金总额介于1亿元至2亿元之间;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9.36元/股,预计回购数量为1068.38万股至2136.75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23%至0.45%。截至11月26日收盘,华安证券的股价为5.92元/股。

今年以来,券商回购动作频繁。据统计,截至11月26日,年内已有5家上市券商实施股份回购,分别是海通证券、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合计回购股份5842.19万股,回购金额达4.94亿元。其中,海通证券回购金额最高,达3.03亿元。此外,西部证券今年2月也公布了股份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目前正等待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华安证券此次回购股份的用途是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近年来,“注销式”回购现象愈发普遍,显示出券商在回报投资者方面的意识显著增强。今年4月,国金证券已完成股份回购并注销,实际回购股份1179.98万股,使用资金9999.32万元。同月,东方财富注销了已回购的7145.2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45%,回购金额为10亿元。今年3月22日,东吴证券也注销了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3879.98万股股份。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表示:“‘注销式’回购能够减少券商在二级市场的流通股份,优化股本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者收益,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表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持有意愿和信心,整体有助于提升市场情绪。”

多维度举措强化投资者回报

除回购股份外,上市券商还通过增加分红频次、市值管理以及发布并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等方式,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11月20日晚,信达证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聚焦提升经营质效、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旨在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今年以来,已有至少27家上市券商发布了类似行动方案。为评估方案实施情况,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还于10月末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落实情况半年度报告。

现金分红一直是回报投资者的直接方式之一。为响应政策号召,今年以来进行中期分红的券商数量显著增加。截至11月26日(按派息日计),已有16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55.78亿元。同时,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12家券商已公布中期分红方案,正等待实施。此外,财通证券、山西证券、西部证券、西南证券4家券商还公布了三季度分红方案。

在分红方面,多家券商也制定了中长期规划。11月21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表示在符合净资本监管要求以及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将积极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截至11月26日,年内已有11家上市券商发布了未来三年(2024年至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此外,股东增持也能为券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传递积极信号。例如,西南证券发布公告称,10月26日,公司控股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了1.07亿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从27.89%增加至29.51%。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股市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