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业秘密也能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融资,多地开始探索相关机制,但面临价值评估难、质押登记缺乏明确管理机关等难题。同时,如何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和滥用也是一大挑战。

商业秘密如今也能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融资,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据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消息,湖北嘉齐扬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嘉齐扬帆)近日成功以商业秘密为质押物,从交通银行硚口支行获得了120万元的贷款支持。

这一创新融资模式不仅在武汉得到实践,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已经开始探索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机制。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对进行商业秘密质押融资的企业,按照其实际支付利息的30%给予补贴,以鼓励这一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然而,尽管前景广阔,但在推广过程中,商业秘密质押融资仍面临价值评估难、质押登记缺乏明确管理机关、价值贬损及可能被泄露等多重挑战。

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商业秘密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目前,这一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与金融机构直接对接,降低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二是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方式,为商业秘密打上“时间戳”,实现确权、原始性认定及保密措施留痕。金融机构则通过调查企业经营状况,根据商业秘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等确定贷款金额。

西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法学系系主任余嘉勉表示,商业秘密是企业最核心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产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有利于轻资产的科技类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的融资和发展,长远看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此前在部分地区已有示范案例。如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商业秘密“数控双金属旋压复合生产线”作为质押物,获三峡农商行伍家支行贷款100万元,成为湖北省首笔商业秘密质押融资贷款。浙江锦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也与兴业银行温州瑞安支行成功签约商业秘密融资授信,获批1000万元贷款,成为浙江省首个商业秘密授信贷款案例。武汉、佛山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机制,并对贷款进行利息补贴。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秘密质押融资的推广仍面临诸多难点。暨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徐坤宇指出,在价值评估方面,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对商业秘密进行评估存在诸多缺陷。在质押登记方面,商业秘密作为无形财产权,无法通过占有和控制取得所有权,因此商业秘密质押需要登记,但现有的质押登记部门中并无法律规定商业秘密质押应在哪个国家机关登记。此外,商业秘密的价值波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余嘉勉也提出,在质押过程中,如何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和滥用是一大挑战。他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主管机关的职责,完善登记和管理的流程,完善商业秘密的评估机制;同时运用区块链、数据脱敏等科技创新模式保障商业秘密的安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在为浙江锦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提供商业秘密质押融资服务时也表示,如何通过产品、管理、机制的创新,打通登记、抵(质)押、评估、流通、变现的通道与路径,形成风险管理闭环,将‘沉睡’闲置的资产资源盘活起来,撬动信贷资源导入实体企业,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