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专家与行业领袖共议低空经济未来
AI导读:
11月27日,李德仁院士、向锦武院士等国内外顶尖专家与800多家企业CEO齐聚北京,围绕低空经济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
11月27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向锦武院士及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Peter Sachsenmeier等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与来自欧盟、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越南、印尼等国的驻华使馆官员,以及零重力、峰飞、交控科技等800多家企业CEO,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共襄盛举,聚焦低空经济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核心议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会上,李德仁院士以遥感与通信感知、空中交通网络为切入点,分享了《低空遥感智能化的机遇与任务》报告;向锦武院士则围绕无人机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带来了《低空经济及其装备技术发展》的深度解读;Peter Sachsenmeier院士则从国际视角出发,探讨了《低空经济的业务模式和监管》的课题。
此外,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中交遥感董事长苏颖、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零重力飞机联合创始人朱清华和陈炎、星逻智能联合创始人肖素枝,以及东方通副总裁郭中华、峰飞航空副总裁谢嘉、民航投资基金总裁杨光等60多位行业领袖也发表了精彩演讲。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完善,确保飞行安全有序,同时充分发挥低空经济在提升生活品质、赋能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低空经济》作者罗军发布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并指出,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阶段,预计还需两到三年时间。他强调,我国已迎来低空经济的黄金十年,作为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0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其中无人机产业更有望率先实现万亿级市场规模。
(图片及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