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将深化油气领域改革,拓展资源配置品类,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大宗商品,作为工业的“基石和血液”,其战略地位不容小觑,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近日,中新网从新闻发布会获悉,浙江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标志着该省在大宗商品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获批后,浙江将深化油气领域改革,拓展资源配置品类,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到2030年,浙江将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海事服务基地和贸易、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战略部署。11月25日,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这是全国首个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的重大改革方案,也是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

自2017年设立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油品储存能力占全国五分之一;油气吞吐量和铁矿石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加油港;还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低硫燃料油价格指数。

随着《建设方案》的发布,浙江自贸试验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新征程。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杰表示,浙江将在现有油气全产业链赋权方案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如支持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生物燃料油混兑调和与出口业务,推动绿色甲醇、液氢等新型船舶燃料加注等。

同时,《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例如,在铁矿石领域,将延伸发展铁矿石中下游加工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混配矿分销中心;在粮食领域,支持舟山建设现货大豆保税交易库,开展大豆进口现货实物交收试点。

浙江还将进一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构建与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研究在舟山衢山岛及周边岛屿建设大宗商品特色型综合保税区;在国际投资合作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宗商品领域重点企业在境内首发上市,吸引资源商、贸易商集聚;在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大宗商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分层设立土地使用权。

目前,浙江正在依托大宗商品产业优势,加速自贸试验区3.0版建设。舟山市委副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副主任梁雪冬表示,舟山将把现有油气全产业链模式延伸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提升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表示,宁波已初步谋划了未来5年的大宗商品储备设施项目和集疏运项目,总投资预计超700亿元。

据悉,浙江将构建“1+2+N”的省市配套政策体系,以舟山、宁波片区为核心,联动发挥杭州、金义片区和联动创新区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相关优势,全力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