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强调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目标2027年底前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携手七部门共同发布了《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详细规划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强调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旨在2027年底前构建一个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将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政策协同与信息共享,共同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将组织常态化的融资对接活动,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时刻警惕相关金融风险。

《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加强战略规划,完善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指出,金融机构需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的数字化转型机制,指定牵头部门,确保经费充足,加速转型进程。

在数字经营方面,《方案》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优化风险管理系统,实现风险智能预警与动态捕捉,推动风控模式从“人防”向“技防”、“智控”转变。同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色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优先在影响深远、范围广泛、价值高的业务领域加快转型。

《方案》还明确了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实融合等领域的应用方向,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型企业进行全景画像,提升客户筛选与营销效率,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

此外,《方案》强调了数字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要求加强数据与网络安全防护,完善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同时,要求监管部门密切跟踪数字金融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确保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对于数字金融业务,《方案》提出,监管部门应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推动监管流程数字化再造,增强监管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智能分析工具研发,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推进监管大数据建设,打造数字化监管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