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高端访谈》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推出ESG圆桌会,探讨出海企业面临的ESG挑战、国内机制完善、供应链ESG合规性及未来ESG发展趋势,嘉宾包括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晶澳科技孙广彬、GF60特聘研究员刘轶芳。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出海战略中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成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

新华财经《高端访谈》携手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推出“碳”路司南·ESG圆桌会,围绕出海企业面临的ESG挑战、国内机制完善、供应链ESG合规性、未来ESG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期圆桌会由魏雨田主持,嘉宾包括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广彬、GF60特聘研究员及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

在全球ESG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ESG信息披露、合规性等挑战。孙广彬指出,各国ESG标准差异大,中国企业需针对不同准则梳理合规情况,以满足监管要求。刘轶芳强调,中国企业还需应对系统性可持续信息披露和专题性ESG披露的挑战。

针对国内市场,孙广彬提到,随着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的出台,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初现雏形,沪深北交易所出台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和财政部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将助力企业适应国际ESG合规要求。刘轶芳则从经济机制角度提出,我国亟需完善财税、金融和市场机制等,以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合规挑战。

彦辞表示,中国欧盟商会会员企业面临绿色能源获取渠道不足、缺乏精细化的政策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等关键挑战。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孙广彬和刘轶芳均认为,企业需确保供应链ESG合规性,提升供应链韧性。这包括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将ESG理念融入供应商管理框架、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等。

作为供应链ESG管理的重点内容,链主企业在推动供应链碳计量、碳披露及减碳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孙广彬建议,链主企业应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供应商的碳管理意识,将碳管理要求传导给供应商。刘轶芳则强调,链主企业应制定科学且统一的碳披露标准,鼓励供应商开展碳计量和披露工作。

展望未来,孙广彬和刘轶芳均认为,ESG政策和制度将不断演进和完善,全球ESG标准正逐步走向趋同。这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出海战略,企业需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融入ESG因素,以满足全球市场的合规要求和消费者期望。

彦辞指出,出海企业将面临来自立法机构和消费者的多方面压力,要求展现更高透明度。在中国运营的欧洲企业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合规挑战,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以便进行可信的第三方审计,确保其业务活动符合全球ESG立法的标准。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