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兴业基金研究部权益研究总监邹慧分享了对今年市场的展望,看好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下的市场机会,聚焦成长方向和央企国企投资机会,并详细阐述了其投资策略和布局。

邹慧:

邹慧,兴业基金研究部权益研究总监,同时担任兴业研究精选混合等基金的经理。他拥有18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在湘财证券、金信证券、长江证券、东方证券等机构从事研究和投资工作,并于2018年3月加入兴业基金。邹慧擅长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视野和自下而上的深度挖掘,精选优质个股,其投资理念强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精彩观点摘要:

1. 邹慧认为,今年经济复苏方向明确,全年或将在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的接力跑中前行。

2. 他预计市场将比去年好,不利因素正在好转,值得积极配置。

3. 预计市场风格会较为均衡,成长方向看好计算机、通信、传媒以及新能源新技术和应用。

4.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产业趋势或才刚刚开始。

5. 新能源板块因新技术破局者不断涌现,形成了如今的产业规模和地位。

6. 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过程中,央企国企的投资机会备受看好,估值修复和提升至关重要。

问答环节:

1. 问:今年国内经济的修复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较为确定,但复苏过程中可能会略有曲折,您对全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展望?

答:邹慧表示,今年经济复苏基调明确,政策发力早、力度大,预计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内生性动能较强,企业和居民端都表现出复苏的韧劲。尽管复苏过程中会有曲折,但宏观政策环境偏暖不会改变,全年将处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的接力跑中。

2. 问:对应到A股市场,从您的角度观察,当前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您对今年市场有怎样的期待?

答:邹慧认为,今年市场比去年好,不利因素都在好转。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对A股来说会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国内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经济稳增长发力,整体经济内在动力在释放。市场经过2022年的调整后,当前风险溢价和估值水平都处于具有性价比的位置,值得积极配置。

3. 问:您说过,成长是市场永恒的主题。目前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市场成长风格大概率占优,您对此如何看待?具体看好成长板块里哪些行业和细分领域的机会?

答:邹慧认为今年市场会比较均衡,但成长方向最终都会走出来。他看好的细分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传媒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向。这些领域在政策和基本面上都在迎来转折,可以找到盈利和估值有望双击的细分领域。

4. 问:今年科技板块行情火热,信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纷纷成为热门主题,您对科技板块的机会和风险怎么看?

答:邹慧表示,我们迎来的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产业变革和历史机遇,即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尽管部分个股和板块短期内出现较大上涨,但放在更长的产业周期来看,这种产业趋势可能才刚刚起步。

5. 问:从四季报看,您在有色金属这块加大了配置,请问您对该板块的前景预期和投资逻辑是什么?

答:邹慧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下游需求端会增长,拉动相关工业金属需求回暖。同时,供给端收缩和美联储加息周期逐步结束,会带来商品价格压制的解除。此外,工业金属里也有不少品种转变成能源金属,带来需求的持续增加,支撑有色金属的基本面。

6. 问:在新能源领域,您曾表示贝塔行情已经弱化,投资步入了阿尔法阶段,今年您将聚焦哪些子板块和子行业,又如何遴选投资标的?

答:邹慧表示,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持续产生,如光伏领域的POE、电镀铜,新能源车的芳纶隔膜,风电里的漂浮式海风等。在具体选股的维度,他会综合考虑细分技术的行业空间、上市公司质地以及估值性价比,并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第三方交叉验证,最终做出投资决策。

7. 问:对于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消费和医药,您有怎样的观察?

答:邹慧认为,线下消费场景的修复已经体现在数据层面,包括航空等交运、酒店、旅游景区、免税、商场、医疗服务等。而对应到A股相关板块,前期的估值修复已经基本到位,后续需要宏观的社零数据以及一季报的盈利数据验证之后,才能开启下一轮业绩成长的收益。他更看好医药板块,因为线下消费复苏有利于受疫情压制的医疗服务等需求场景修复,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的盈利在出现修复,且整体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

8. 问: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国企价值或将重估,对此您如何解读和展望?

答:邹慧非常看好未来央企国企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央企国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国家安全实现的“压舱石”。经过几年的改革后,央企国企的经营和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更符合资本市场的需求。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央企国企可以起到基本盘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央企国企的估值修复和估值提升的重要性。

9. 问:从产品组合的配置角度,结合您对今年市场和行业的分析,整体投资策略和框架是否会调整,具体会做怎样的布局?

答:邹慧表示,今年市场整体机会好于去年,因此会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仓位水平。在配置上,最为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偏软的、有政策支持的信创以及新技术应用(如ChatGPT、AIGC等)的方向,涉及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二是受益于产能供需缺口的上游商品,涉及有色、钢铁、煤炭等行业。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相关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