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包承超解读“中特估”:天时地利人和共促央国企价值实现
AI导读:
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解读“中特估”主题下的国企投资,指出“中特估”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国企改革提升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从形式和线索两个维度寻找投资机会。
嘉宾介绍:包承超,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学士及西方经济学硕士,现任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硕行业导师。他曾荣获2021年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第三名、水晶球最佳策略分析师第一名及新浪金麒麟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第一名。自2016年3月加盟长江证券以来,一直深耕于策略研究。
今年以来,“中特估”主题下的国企标的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如何解读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背后的深意?央国企进行了哪些改革以提升盈利能力?投资者又该如何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投资央国企上市公司?
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认为,“中特估”的兴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体现。宏观经济承压之下,国有资产亟需盘活,国企考核机制随之调整,加之国企本身估值偏低,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存在估值回归和修复的空间。他强调,“中特估”并非口号,而是央国企价值实现的结构。
从投资机会来看,包承超指出,无论是基于高分红、高股息的形式维度,还是基于财务指标的线索维度,投资者都可以在央企国企中找到未来的投资方向。在形式维度上,优选行业及行业内国企央企的投资机会,高分红+国企的组合是优选策略,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末期到复苏前期,高股息策略往往能带来超额收益。在线索维度上,他建议关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回报率、营业现金比率等财务指标,结合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寻找满足一利五率要求的国企央企。
包承超还回顾了过去十年国企改革的历程,指出2018年以后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再到企业层面的实际变化,都显示了国企改革的决心和成效。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国企的盈利能力,也为“中特估”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以下为文字精华:
1、长江证券包承超:“中特估”兼具天时地利人和
包承超详细阐述了“中特估”背后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他提到,宏观经济承压、国有资产盘活需求、国企考核机制变化以及国企低估值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中特估”的兴起。他强调,“中特估”并非简单的政策口号,而是央国企价值实现的结构。
2、长江证券包承超:改革十年央国企盈利提升
包承超回顾了过去十年国企改革的历程,指出国企改革经历了从试点到落地、从政策引导到企业实操的转变。他提到,2018年以后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推动了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他强调,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国企的报表质量和盈利能力,也为“中特估”的兴起提供了有力支撑。
3、长江证券包承超:两大视角寻找中特估机会
包承超从形式和线索两个维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中特估”投资机会的建议。他提到,在形式维度上,投资者可以优选行业及行业内国企央企的投资机会,关注高分红+国企的组合。在线索维度上,他建议关注财务指标和政策导向,结合行业趋势寻找满足一利五率要求的国企央企。
综上所述,“中特估”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在关注“中特估”投资机会时,应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国企改革等因素,从形式和线索两个维度出发,寻找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