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来,转融券存量快速下降,融券余额亦大幅下降,回到较低水平。监管层对转融通政策进行了三次调整优化,多家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响应。

自2月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后,转融券存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截至2月21日,转融券余量已降至50.36亿股,较2月6日减少了25.63%,转融券余额也下滑至700.82亿元,降幅达20.02%。同时,融券余额也大幅下降,A股融券余额已降至439.36亿元,创下2020年7月以来新低。

转融券的出借期限多样,包括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据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朱岚介绍,今年以来,7天和14天期限的转融券数量占比分别为11.61%和83.05%,而182天期限的转融券数量占比极低,仅为0.12%。由于展期因素的影响,很难精确计算转融券余量的剩余期限分布。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转融券余量将快速衰减,主要剩下182天长期限的转融券余量。

转融券业务自2013年启动以来,前几年发展较为缓慢,但自2020年起迎来较快发展。公募基金、社保、私募基金、QFII以及上市公司股东等机构的参与度逐渐增加,推动转融券和融券余额不断攀升,两类余额最高时均超过1700亿元。据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介绍,转融券已成为融券业务的重要券源,券商融券业务余额中,转融券融出余额占比高达77%。

去年10月以来,监管层对转融通政策进行了三次调整优化。第一次是去年10月,为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第二次是今年1月28日,证监会宣布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第三次是2月6日,证监会决定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并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多家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