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深交易所联合举办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旨在规范量化交易行为,加强风控管理,防范交易风险。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因异常交易遭罚,凸显量化合规改进的重要性。

规范量化交易行为并加强相关监管,已成为今年金融监管层的核心工作之一。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共同举办了一场针对量化私募机构的交易合规培训。此次培训吸引了来自28家顶尖量化私募机构的负责人及核心业务人员参与。

据参加培训的量化私募机构相关负责人透露,培训活动于上周举行,监管机构召集了多家量化私募巨头,旨在重申异常交易的类型,并通过实例指导机构如何规范操作。监管机构要求量化私募在日常交易中加强风控管理,确保不会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量化机构的交易行为多次引发市场关注。特别是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因大量卖出股票而被两大交易所处罚的事件,成为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实施后的首次处罚。同时,量化私募行业的集体踩踏事件导致净值大幅回撤,暴露了行业在合规和风控方面的诸多问题。

两大交易所联合举办量化合规培训

3月4日下午,沪深两大交易所同时发布了关于联合举办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的通知。此次培训旨在帮助量化私募机构更好地理解量化交易监管思路和工作要求,提升合规交易水平,防范交易风险。

培训中,两大交易所通报了量化交易异常交易的典型案例,并介绍了量化交易监管的总体思路。交易所明确要求量化私募机构加强内部风控管理,防范交易过程中出现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况,切实规范量化交易行为,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持续加强量化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量化交易异常行为和违规行为,采取了快速响应和严厉打击的措施。

未来,两大交易所将继续以投资者利益为本,根据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加快建立并完善量化交易监管体系,进一步扩大合规培训的范围和对象,规范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参加培训的量化私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机构重申了异常交易的类型,包括频繁撤单、拉抬或打压股价等异常行为,并通过实例指导机构如何规范操作。同时,交易所也明确量化交易可以在规范中发展。

另一家头部量化私募负责人表示,两大交易所对量化交易实施更精细化的监管,反映了监管层的专业性。资本市场需要明确的规则和公平对待,才能确保长期稳定的发展。

量化巨头灵均投资遭罚,合规改进迫在眉睫

近年来,量化机构的交易行为多次引发市场关注。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量化私募作为市场重要参与方之一,交易量占比一度超过30%。然而,量化私募集体重仓微盘股导致流动性危机,并创下史上最大回撤和净值下跌,暴露了量化交易存在的问题。

2月20日,量化巨头灵均投资因节后首日开盘一分钟内大量卖出股票,被沪深交易所采取限制交易三天的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程序。据交易所公告披露,灵均投资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利用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分别卖出沪深两市股票超过10亿元。

行业人士指出,灵均投资的大量卖出交易导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短时内快速下挫,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易引发羊群效应。此前,灵均投资已多次因异常交易行为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因此,此次监管果断出手,采取了快速行动。

灵均投资披露的情况说明显示,该公司的全市场选股模型策略的持股变化极快。节后开盘首日,中证2000和其他股票的持股比例猛升至44%,而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持股比例则快速降至27%。这种快速的调仓速度暴露了量化投资在风控和合规管理方面的不足。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吴卫明和刘芷均指出,灵均投资遭两市共罚的事件,将智能金融监管落地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切实地拉到了台前,也带来了刻不容缓的合规改进要求。从事程序化交易的企业应特别注意的合规问题和要求,包括顺应监管新机制、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边界、避免发生违规交易行为以及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