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资产市场近期展现强劲活力,中概股、港股、A股齐头并进,吸引全球资金关注。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市评级,高盛预测中国上市企业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政治局会议强调发展“耐心资本”,为市场注入新动力。

  “是的,中国交易回来了!”高盛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如此断言。

  近期,中国资产市场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活力,中概股、港股及A股市场齐头并进,其中港股更是步入了技术性牛市,涨势依然强劲。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有所回升,这一系列积极变化吸引了全球资金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截至5月7日,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年内分别上涨了9.5%和8.9%,相比之下,MSCI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同期涨幅仅为6.7%和4.2%。而在5月9日,A股三大指数再次集体走强,沪指更是刷新了年内新高。

  面对中国资产的强劲表现,瑞银、美林美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调整策略,上调中国股票市场的评级至超配,并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态度。其中,高盛更是对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预测在乐观情况下,中国上市企业的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

  针对当前A股和港股市场的飙涨现象,创金合信投资经理罗水星日前做客《华夏新闻会客厅》,对市场的解读、涨势的持续性、投资者的上车机会以及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耐心资本”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罗水星指出,当前创业板、上证和沪深300指数均接近技术性牛市的门槛,市场热情显著升温。政策变化、新“国九条”的发布以及中央汇金的积极行动,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据方面,4月22日至5月6日,恒生指数实现十连涨,创下自2018年2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五一假期期间,恒生指数大涨超4%,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超7%。4月22日至5月9日,恒生指数涨幅达14.26%。此外,中国宏桥、中国海洋石油年内股价涨幅分别超过80%和50%,美团、招商银行、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也均超过20%。

  罗水星分析认为,国际资金在寻求投资避风港时,选择了具有多重利好的港股市场。港股近期的强劲反弹与国际资金撤离日本、寻求性价比更高的投资目标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政策环境及市场情绪的影响。此外,港股内部的结构性机会丰富,科技、创新药、高股息和消费等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配置选择。

  尽管港股和A股已经经历了阶段性的大涨,但罗水星认为外资流入趋势预计将持续,未来市场仍有增长潜力。他建议投资者灵活调整策略,捕捉不同板块间的轮动机会。

  在A股市场方面,从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在五一假期前后的交易日连续出现大规模净流入,如4月26日的净流入量高达224.49亿元,创下新高,显示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强烈投资意愿和信心。

  罗水星进一步指出,市场行情已全面扩散,白酒消费、医药、化工等沉寂板块也开始显著上涨,呈现出“全面开花,多点开花”的局面。他特别提到,AI作为全球热点,其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投资者关注。此外,数字化改造、设备更新、产业升级等趋势,以及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趋势,都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在投资策略上,罗水星建议投资者关注消费电子、机器人产业链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领域,并灵活配置投资组合以获取最佳收益。同时,他也提醒投资者,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环境积极,但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动态以便及时应对。

  在谈论黄金投资前景时,罗水星强调了多元化投资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实物金、黄金ETF以及黄金股ETF或基金等多种方式。他指出,地缘政治事件如俄乌冲突升级、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以及美国通胀数据的公布等,都推动了黄金价格的攀升。尽管黄金价格在快速上涨后出现回调,但罗水星坚信这并未改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基本投资逻辑。

  展望未来市场,罗水星强调投资的核心在于专注和选择。他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逐所有热点,而应通过精心挑选两三个领域或板块长期聚焦以获取稳定的回报。同时,他也建议投资者构建跨地域的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指的是长期投资资本,具有承受风险、追求长期回报的特性。罗水星认为,“耐心资本”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并帮助企业克服“成长的烦恼”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针对如何壮大“耐心资本”,罗水星认为需要政府、市场、投资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通过“耐心资本”的投入有望催生新的产业链如AI、低空经济、大飞机和量子通信等,这些都将促进国家产业升级并为投资者带来显著回报。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发展“耐心资本”,是党中央进一步部署金融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度激发企业创新潜能的重要举措。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其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经济的强弱。因此,壮大“耐心资本”、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