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市场回暖,中证A50ETF规模突破200亿,资金追捧大市值龙头。部分品种规模大增,反映出核心资产正在重回投资者视野。多只大市值龙头反弹迅猛,迎来投资机遇。

随着近期市场显著回暖,各路资金纷纷借道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回流股市,推动部分ETF品种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截至5月20日开盘前,首批10只中证A50ETF的总规模已达到210.47亿元,成功突破200亿元大关,相较于成立时的165.27亿元,实现了约27%的显著增长。

中证A50指数以其鲜明的大市值龙头风格,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与青睐。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ETF产品的持续看好,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那些沉寂已久的核心资产正在重新回归投资者的视野。截至5月20日,中证A50指数年内涨幅已达8.27%,其中,紫金矿业年内涨幅高达56.26%,中国中车、福耀玻璃、招商银行等多只成份股年内涨幅也均超过了30%。

今年3月初,首批10只中证A50ETF的成立,迅速成为了A股宽基ETF家族的新宠。在上市后的两个月里,这些ETF持续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截至5月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新成立的10只中证A50ETF的总规模已达到210.47亿元,总份额达到201.49亿份,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摩根基金和平安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规模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达到了37.35亿元和34.8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规模也分别达到了30.63亿元、23.98亿元和22.93亿元。

在5月以来,A股股票型ETF的资金净流入前十中,有五只中证A50ETF位列其中。其中,摩根基金和富国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的净流入金额更是均超过了8亿元。此外,中证A50ETF的热度也从场内延伸到了场外。4月以来,已有8只中证A50ETF联接基金陆续成立,总规模达到40.31亿元,为中证A50ETF继续注入新的资金活力。

中证A50ETF获得资金的青睐,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核心资产正在重新回归投资者的视野。中证A50指数是从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目前,中证A5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了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美的集团等各行业核心龙头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大、盈利能力强,是投资者眼中的优质资产。

此外,近期外资也纷纷发声看好A股市场,这对中证A50指数成份股也形成了利好。历史数据显示,北上资金持有中证A50指数成份股的市值占比均值较高,显示出北上资金对中证A50指数成份股的青睐。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包括A50成份股在内的核心资产作为中国优质公司的代表,有望率先受益。

在近期的市场反弹中,许多大市值龙头股也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在估值低位和基本面复苏的双重作用下,这些龙头股迎来了投资机遇。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年内股价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都是大市值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化、出海逻辑等因素,年内涨幅均超过了30%。其中,工业富联、洛阳钼业的年内涨幅甚至超过了70%。

从业绩方面来看,中证A50指数成份股的业绩也表现出色。截至去年底,中证A50指数成份股的ROE中位数显著高于同花顺沪深全A的ROE中位数,体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和韧性。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回升,中证A50指数成份股有望继续受益于市场的复苏和增长。

此外,政策层面也对大市值、具有盈利优秀和分红能力的各行业龙头公司形成了利好。4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现金分红监管、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这些措施有望为大市值、具有盈利优秀和分红能力的各行业龙头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