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24日,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发布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外资投行认为此政策为自2015年来最全面宽松政策,A股或领跑新兴市场。政策加码支撑年内经济增长动能反弹。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中国证监会高层共同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会上,三大部门联合推出了一系列组合式利好政策。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外资投行对此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是自2015年以来央行出台的最全面的宽松政策。众多投资者认为,当前的市场反弹为在岸股指提供了战术性上涨的良机,A股有望在新兴市场中脱颖而出。

流动性方面,政策显著增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指出,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预期政策支持有望改善投资者情绪和流动性,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短期内作出积极回应。反弹的规模和长期持续性将取决于宏观经济复苏及企业盈利增长情况。

王滢还提到,目前支持性政策以A股为核心,但港股市场可能因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从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中受益更多。短期内,市场情绪有望集聚,预计中国在岸和离岸市场都将迎来战术性反弹,表现或优于新兴市场。

高盛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中国股市交易量大幅增长,9月24日港股交易量较四周均值增长143%,A股则增长154%。

央行新创设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备受机构关注:一是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旨在提升机构资金获取和股票增持能力;二是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

美国银行分析认为,这些措施将迅速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尤其利好A股市场。若市场表现良好且持续,散户和海外投资者的回归将进一步稳定市场。

高盛指出,9月24日下午交易中,长期投资者活跃度显著提升,主要买入金融、消费品和ETF。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布会传递出积极信号,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与资产价格。这些措施利好股市,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设立信贷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公司回购股票及研究设立平准基金等。这一系列措施应为市场情绪筑底,后续政策落地及信贷工具融资成本是投资者关注重点。

政策加码也支撑了年内经济增长动能的反弹。外资机构普遍期待稳增长政策加码,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监管层宣布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措施符合2024年内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码的预期,降息降准幅度略超预期。这些措施叠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将有助于支撑年内经济增长动能反弹。

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认为,9月24日出台的重大利好政策积极提振了市场,并将在短期内改善市场情绪。监管当局此次一次性宣布下调政策利率并配套相关举措,彰显了对支持国内需求的高度重视。

刘培乾还指出,此次宽松政策并未改变高质量发展的进程,监管层仍坚持通过平稳、过渡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增长目标稳步推进。

美国嘉盛集团资深策略师David Scutt同样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已超市场预期,后续若财政政策同步发力,将极大影响市场反弹的持续性。

(图片及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