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第二届HKEX中国论坛上表示,沪深港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交易和持有内地A股的主要渠道,外资通过该渠道持有内地股票的比例接近77%。

11月26日,香港交易所于上海举办第二届HKEX中国论坛,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会上表示,沪深港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交易和持有内地A股的主要渠道,外资通过该渠道持有内地股票的比例接近77%。

陈翊庭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沪港通和深港通在过去十年累计成交177万亿元人民币。今年前十个月,沪深股通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分别达到1363亿元人民币及439亿港元,分别占中国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7.3%和17.2%。这一数据表明,互联互通机制在推动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超级联系人的地位。

债券通方面,自2017年启动以来,入市的境外投资者已达到830家,债券通北向通已成为国际资本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主渠道。此外,中国证监会今年还发布了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进一步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香港和内地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陈翊庭表示,港交所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等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便利。同时,港交所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上市规则改革和市场改革,提升香港市场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市场持续低迷,科技企业上市面临挑战,港交所在8月宣布短期下调18C公司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并放宽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并购交易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此外,港交所还实施了恶劣天气下正常开市的安排,并优化了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提升了香港市场的效率和对于新经济公司的包容性。

随着利率下降和国内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香港市场出现了很多积极的信号,包括股票市场、ETF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成交额以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额创下新高,新股市场也明显回暖。展望未来,陈翊庭表示,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低碳转型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国资本市场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大的投资机遇,互联互通机制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