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高端访谈》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推出ESG圆桌会,邀请业界专家就出海企业面临的ESG挑战、国内机制的完善、供应链ESG合规性提升及未来ESG领域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探讨。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出海企业面临ESG信息披露、合规性等挑战,如何应对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华财经《高端访谈》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推出“碳”路司南·ESG圆桌会,邀请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广彬、GF60特聘研究员刘轶芳等业界专家,就出海企业面临的ESG挑战、国内机制的完善、供应链ESG合规性提升及未来ESG领域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孙广彬指出,各国政府监管机构推出的ESG标准差异大,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显著的ESG合规性挑战。同时,企业的ESG评级也会受到合规相关的影响,进而影响融资成本。刘轶芳表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还面临系统性可持续信息披露和专题性ESG披露的挑战。她强调,中国亟需完善一系列经济机制,包括财税机制、金融机制和市场机制等,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合规挑战。

针对供应链管理,孙广彬建议企业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确保供应链ESG合规性。刘轶芳则强调,企业需全面绘制供应链地图,识别关键节点和潜在风险点,深入探讨满足ESG合规要求的具体条件,并制定相应的ESG提升方案。彦辞表示,企业必须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全面的ESG评估,识别并解决潜在的供应链脆弱点。

在碳管理方面,孙广彬认为,链主企业应通过提升供应商的碳管理意识,推动供应链碳计量、碳披露及减碳实践。刘轶芳建议,链主企业应制定科学且统一的碳披露标准,鼓励甚至强制要求供应商开展碳计量和披露工作。彦辞则提出,企业应设定与全球气候目标相一致的科学碳目标,并鼓励供应商披露碳排放数据和减排策略。

展望未来,孙广彬认为,ESG政策和制度将不断演进和完善,全球ESG标准正逐步走向趋同。刘轶芳表示,ESG领域未来发展将呈现国际化、标准化、供应链ESG管理迅速延伸及ESG投资高速增长等特点。这些趋势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出海战略,企业需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期望和全球市场的合规要求。

彦辞强调,出海企业将面临来自立法机构和消费者的多方面压力,要求展现更高的透明度。同时,在中国运营的欧洲企业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合规挑战,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以便进行可信的第三方审计,确保其业务活动符合全球ESG立法的标准。(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