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恒生指数历经55年发展,从最初33只成分股的新兴指数成长为全球知名的香港股票市场基准。成分股定期调整,紧跟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恒生指数期货等衍生产品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参与。

1969年11月24日推出的恒生指数,现已跨越55年的历史长河。11月25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简称恒生指数公司)发布文章,回顾恒生指数首个正式交易日以158.5点收盘,至2024年10月31日已攀升至20317点,累计回报率接近12720%。

历经四年调整,港股市场在2024年展现强劲反弹。受美国降息和中国政策刺激,恒指在2024年前10个月上涨19%,超越恒生综合指数2.5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10月31日,恒指股息率为3.6%,市盈率为12倍。

55年间,恒生指数由最初包含33只成分股的新兴指数,成长为全球知名的香港股票市场指数,目前由82只成分股构成,全面反映港股市场表现。成分股定期调整,紧跟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

截至2024年10月底,恒生指数1969年推出的33只成分股中,仅中电控股、香港中华煤气、汇丰控股和电能实业4家公司仍保留成分股地位。11月22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快手-W、新东方-S两家公司新加入成分股,新世界发展被剔除。

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前主席利国伟博士倡议设立,起初作为内部参考。设立初期,恒指每日更新一次,准确反映市场表现。历经多轮改革,恒指旨在保持市场代表性,捕捉香港金融市场演变。2006年,恒指重大改革,包括从全市值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调整市值加权,纳入H股。2021年,恒指再次调整,成分股上限增至100只,以扩大行业代表性。

截至2024年10月31日,金融业在恒生指数中权重最大,占比约33%,其后是非必需性消费及资讯科技业,香港公司占指数权重约27%。恒生指数已成为全球认可的港股市场基准,形成全面的产品生态系统,包括恒生指数期货、期权、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及杠杆及反向产品(L&I)等。

例如,2024年前10个月,恒生指数期货和小型恒生指数期货交易量占香港期货交易总量的近35%。自首只追踪恒生指数的ETF于1999年推出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底,追踪恒生指数的ETP数目已增至15只,资产管理总额达2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