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坚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品种价格下跌。近日,美元指数在107关口受阻,商品价格出现分化。同时,特朗普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也产生了影响,市场关注未来走势。


上周以来,受美元指数持续坚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品种的价格普遍呈现出下跌趋势。美元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其走势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今日早盘,美元指数在试图突破107关口时受阻,随后在106.6附近波动。在此背景下,主要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贵金属如黄金和国际原油价格环比止跌,微幅上涨约0.5%。然而,工业金属市场则继续承压,特别是工业硅、碳酸锂和铝材等品种,价格均持续下跌。

11月18日,上海某期货公司的研究员向财联社透露,美元指数的上涨确实对大宗商品市场构成了较大压力,近期市场的波动主要源于此。该研究员认为,目前美元已经接近压力区,短线内可能会出现反复,但要实现进一步的上涨,则需要新的驱动因素。

根据铜冠金源期货的最新报告图表显示,上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九个主要品种中,仅有铝材价格上涨了1.37%,其余品种均出现下跌,跌幅在2.23%至5.25%之间。其中,黄金、铜和钢材的下跌幅度尤为显著。

对于大宗商品挂钩产品的走势,上海某寿险投资板块负责人表示,虽然近期强势美元对资产价格和利率产生了影响,但保险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市场,因此美元强势并未直接对国内资管产品造成显著影响。该负责人认为,投资收益和策略更多地取决于美联储降息的步骤和强度。

金油铜大跌后市场分化

铜冠金源期货在11月18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上周市场继续交易“特朗普胜选”、美国经济偏强以及通胀压力降低导致12月降息概率增加等因素。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最高站上107关口,创下年内新高;同时,10年期美债利率也突破了4.5%。受此影响,主要商品如金、油、铜均出现了大幅回调。

此外,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也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影响。该公告规定,自12月1日起,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以及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由13%下调至9%;同时,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相关商品的国际价格产生影响。

北京某大型期货公司的业务人士表示,中国取消铝材和铜材等大宗商品的退税政策,加上供需问题,短期内可能会对提振相关国际原材料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强势美元是否已到阶段性高点?

华西证券分析师肖金川认为,特朗普上任后可能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对策,如大规模驱逐移民、全面征收关税以及对内减税等,有可能推高美国通胀水平,从而导致美联储降息更为缓慢,进一步助长美元走强。然而,也有分析师持不同观点。广发期货分析师周敏波认为,特朗普政策除移民政策推进较快外,其他政策如关税政策的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则指出,整体而言,特朗普可能在上任后百天内签署与移民、能源、气候相关的行政命令。而对于对华加征关税的问题,如果不启动新的贸易调查,调整对华关税政策的实施时点最早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因此,美元未来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据万得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11月15日冲击107关口未果后回落,并在106.5附近横盘整理。11月18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分化。其中,贵金属和铜价格止跌回升;而工业金属、玻璃和棕榈油等品种则继续走弱。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