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显著,投资者谨慎心态普遍,成交低迷,估值合理。随着10月政策和经济预期明朗,汇率贬值冲击结束,市场有望迎来月度级别修复行情。建议关注成长制造、医药及景气拐点行业。


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显著,投资者谨慎心态普遍,成交持续低迷,而估值已趋向合理。随着10月政策和经济预期的明朗,汇率快速贬值的影响减弱,场内资金完成避险降仓,场外抄底资金开始活跃,预示市场将迎来月度级别的修复行情。底部特征包括投资者心态一致、市场热度降至冰点、整体估值吸引。

策略上,二十大即将召开,将明确长期战略方向,稳增长举措将再次发力,预计三季度经济下行接近尾声,四季度开始好转。同时,美联储加息恐慌已达极致,未来或更多讨论非货币手段抑制通胀。从流动性看,私募仓位降至五年中位数以下,成交拥挤度改善,节前避险资金可能回流,抄底资金逐步入场。

市场方面,投资者谨慎主要源于对美联储加息、政策不确定性及地缘风险的担忧,这些因素已反映在过去的抛售和低迷股价上。市场热度降至2020年9月以来最低,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均处于低位。整体估值已具备长期吸引力,部分行业动态估值接近2018年底水平。

政策与经济方面,二十大将推动新的改革方向和政策落地,稳增长举措将继续加码。预计三季度是经济下行的尾声,四季度开始好转。美联储加息预期最恐慌时点或已过去,未来可能采取非货币手段缓解通胀。此外,场内资金已完成避险降仓,场外抄底资金开始入场。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成长制造领域的半导体、军工白马龙头及化工新材料,医药行业关注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及服务,景气拐点行业重点关注优质地产开发商、基建、电力和酒店等。同时,关注自主可控领域的芯片、信创等配置机会。

风险因素包括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推进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冲突升级。

(图片保留)(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