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强深弱局面显现,银证保地板块表现突出
AI导读:
“五一”长假后,本周股市呈现沪强深弱局面,上证综指微涨,深成指、创指、科创50下跌。银证保地板块表现突出,轮番上涨,其中银行股因高股息率和“中特估”背景上涨,但净息差收窄影响盈利增速。新能源板块因机构高仓位表现不佳,房地产板块则逐渐走出低谷。
“五一”长假后,本周仅有两个交易日,但股市却呈现出沪强深弱的罕见局面。上证综指微涨0.34%,而深成指、创指、科创50则分别下跌1.39%、2.46%和3.56%。量能上,沪市和深市成交额已接近均衡,沪市成交额为10498亿元,深市成交额为11931亿元,打破了以往四六开的格局。
在此期间,银证保地(银行、证券、保险、地产)板块表现突出,轮番上涨,而这些板块和个股大多集中在沪市主板。4月27日起,保险板块率先领涨,随后银行和证券板块紧跟其后,5月5日,房地产板块又成为了领头羊。
对于这波行情,银行股尤为值得关注。自3、4月份开始,银行股已呈现上涨趋势,部分个股涨幅已超过20%。这主要得益于高股息率和“中特估”的大背景下。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一是股价长期低迷,以民生银行为例,其股价从2015年底的9.64元跌至如今的3.2元左右。二是净利息差不断下行,随着贷款利率的下降和定期存款比重的提高,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92%,处于历史低位。尽管如此,有分析认为,银行净息差将进入全行业逐步企稳、部分高弹性银行率先回升的新趋势。
然而,净息差收窄也导致上市银行盈利年增速从最高20%左右回落至目前的个位数,这也成为机构持有银行股仓位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一季度基金对银行板块持仓比例为6.63%,处于低配状态。但尽管如此,银行股行情预计仍能持续,但涨幅可能不如3-4月份。
相比之下,新能源板块则因机构高仓位而表现不佳。统计显示,180只新能源高仓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在2021年底至2022年底一直维持在80%以上的仓位,一季度虽然有所下降,但配置比仍在66%。
保险股方面,今年一季报大放异彩,盈利增长73%,扭转了去年年报盈利下降19%的颓势。目前保险股估值仍处于低位,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8.3倍和0.99倍。证券板块与保险板块情况类似,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和二级市场的反弹,上市券商盈利合计增长75%。
房地产板块方面,虽然去年全年大幅计提、全面亏损,但今年一季报已实现盈利约70亿元。目前已有10余家公司递交了再融资方案,尤其是“中字头”和国资控股的房企更值得关注。
在经济从低迷走向复苏之际,银证保地等传统行业仍需挑大梁。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相应的板块和个股市场也有不错表现。而半导体行业则表现不佳,一季度营收和盈利均呈现下滑趋势。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