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北方供暖季临近,多省份发布水泥错峰生产通知,导致水泥供应紧张,价格上行。南方省份也加入错峰行列,水泥企业毛利率达到较高水平,行业或将迎来超高盈利期。

  随着北方供暖季的临近,近期国内多个省份纷纷发布了针对水泥企业的错峰生产通知,此举已经触发了水泥价格的上行趋势。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今年不仅北方地区继续实施错峰生产,南方多个省份如安徽、江苏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使得水泥供应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江浙地区的水泥价格已逼近600元/吨大关,企业的毛利率达到了较高水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今年的限产力度较大,水泥价格全年维持高位,行业的年均吨利润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错峰生产成为常态

  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和环保厅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2019年度采暖季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内的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错峰生产。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的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将在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4月15日期间全面实行错峰生产,其他地区则原则上从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执行。同时,黑龙江省也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全省的水泥熟料生产企业自2018年10月20日至2019年4月20日全面实行错峰生产。

  此外,安徽省水泥协会也披露了将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期间实行水泥错峰生产的计划。该省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重污染企业搬迁、严禁新增水泥产能等,以进一步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的生产调控力度。

  南北价格差异显著

  受错峰生产预期的影响,近两个月来,国内水泥行业的供应紧张情况逐渐显现,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目前,南方地区的水泥价格普遍较高,江浙沪地区的水泥厂报价已超过500元/吨,浙江的均价甚至达到了590元/吨。分析师预计,随着冬季的到来,价格还有望继续上涨,并有望突破去年的最高价600元/吨。

  相比之下,北方地区由于错峰生产一直是惯例,虽然价格也会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目前,南北地区的水泥价格差异在每吨100元到200元左右。数字水泥网的数据显示,11月初长三角地区的水泥和熟料价格大幅上调了50元/吨,主要原因是旺季企业被迫停产打破了市场供需平衡。

  迎来超高盈利时期

  今年水泥价格的持续高位使得行业企业或将迎来超高盈利期。分析师指出,由于供给端收缩严重,水泥全年价格整体较高。今年水泥全行业的吨利润预计在60元到70元左右,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之一,全行业年利润或超过1000亿元。

  从相关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来看,水泥行业的景气度较高。21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7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其中14家同比增长超过100%。新疆地区的青松建化和四川金顶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更是分别高达185倍和55倍。

  此外,福建水泥和华新水泥等公司的业绩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福建水泥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41%,净利润同比增长501.2%。华新水泥则预计2018年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将在130%以上。

  相关报道>>>

  多地水泥企业获秋冬季错峰生产豁免

  北方多省份加大采暖季水泥错峰生产力度

  投资机会>>>

  水泥行业进入错峰生产期 关注后市价格上涨潜力及投资机会(附股)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