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成A股上市公司黑天鹅
AI导读:
商誉减值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风险点,多家公司因商誉减值导致业绩巨亏,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将直接影响企业净利润,且无法转回。中国证监会发布政策要求企业每年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但仍有不少公司在商誉减值上栽跟头。
商誉减值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风险点,犹如一只隐藏的黑天鹅,随时可能引发市场震动。
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29日,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下修或预告亏损的公告。其中,28家公司发布了商誉减值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商誉减值成为导致业绩巨亏的重要因素之一。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净利润,且一旦计提便无法转回,对企业的业绩造成持续拖累。
为了应对商誉减值风险,中国证监会早在2018年11月就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要求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这一政策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但仍有不少公司在商誉减值上栽了跟头。
以人福医药为例,该公司因全资子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经过减值测试后,预计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30亿元,导致公司预计2018年度净亏损22亿元至27亿元。大洋机电也紧随其后,预计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约22.5亿元至24.5亿元,导致公司预计2018年净亏损21亿元至23亿元。
当然,也有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较小,如天瑞仪器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500万元。但即便如此,商誉减值仍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有公司只是提示了计提风险,并未言明具体计提金额,如达华智能。
新时代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A股商誉规模持续增长,到2018年前三季度已达到1.45万亿元,占总体净资产的比例为3.7%。商誉减值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除了商誉减值外,部分上市公司还面临着经营压力。如安凯客车预测2018年年度续亏,净亏损额预计达到7.95亿元至8.95亿元。公司表示,受市场需求变小、客车行业销量整体下降、新能源政策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销售规模下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
延伸阅读显示,多家公司业绩“爆雷”,如科陆电子大幅下修2018年业绩预告至预亏9亿元至11亿元;ST冠福、盾安环境也从预盈转为预亏数十亿元。这些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严重影响。
(图片及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