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业绩预告“爆雷”高峰期:79家公司预亏超10亿
AI导读:
年报业绩预告尾声,79家公司预亏不低于10亿元,商誉减值、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经营受限,成为巨额预亏的主要原因。
年报业绩预告的尾声往往伴随着“爆雷”高峰期,今年亦不例外。在1月29日至31日的短短三天内,约有79家公司宣告“预亏不低于10亿元”,其中57家公司更是赶在1月31日的最后时限,集中发布了预亏公告。
这些迟来的“雷报”不仅数量激增,其预计的亏损金额更是惊人。天神娱乐、庞大集团、*ST凯迪、华映科技、坚瑞沃能、华闻传媒、东方精工等公司的预计最大亏损额均超过了40亿元。在这最后三天里,进入“预亏10亿元俱乐部”的公司合计预亏金额高达1896.3亿元。
导致巨额预亏的原因多样,其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首要因素。此外,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资金短缺导致经营受限等问题也被多家公司提及。实际上,许多公司的巨额预亏是上述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截至1月30日晚10点,已有320家公司预计2018年亏损超过1亿元,其中129家公司的预亏额超过8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若预计年度净利润出现亏损或大幅下滑,应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且截止日期为1月31日。因此,大量巨额预亏公司选择在1月底“浑水摸鱼”,赶在截止日期前披露“坏消息”。
事实上,巨额预亏的趋势在两天前就已显现,并随后迅速扩大。1月29日,有4家公司披露预亏超10亿元;1月30日,这一数字增加至18家;而到了沪深交易所规定的最后一天——1月31日,更是高达57家。这意味着,在业绩预告披露的最后三天里,共有79家公司预亏超过10亿元,而目前已披露预亏超10亿元的公司总数已达99家,约八成巨额预亏公司是在最后三天披露的消息。
商誉计提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A股上市公司合计1.45万亿元的商誉何时、以何种方式“掉落”,终于在最近有了些许答案。大额商誉减值几乎成了巨额预亏公司的标配,个别公司甚至旗下多家公司同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导致数十亿元瞬间蒸发。
例如,天神娱乐1月30日晚间公告称,预计2018年亏损73亿元至78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盈利10.2亿元。公司表示,各子公司2018年度经营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49亿元。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印纪传媒等公司身上。
除了商誉减值外,应收账款也成为巨额预亏公司的“重灾区”。有些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甚至来自于实际控制人。例如,华映科技公告称,预计2018年亏损37亿元至55亿元,而应收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的款项余额高达4.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41亿元),可能无法全额收回。
此外,“断粮”问题也导致部分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流动资金紧张成为许多公司主营业务受阻的原因之一。例如,*ST凯迪公告称,预计2018年亏损50亿元至60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23.28亿元。公司表示,由于流动资金不足,旗下电厂大面积停产,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已省略以保持格式整洁)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