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报季是价值重估的重要窗口,市场中的高估值个股面临修正,而低估值个股有望迎来补涨。本文探讨了题材炒作与业绩驱动在股价涨幅中的影响,并指出只有那些能够转化为实际业绩的题材才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的增长。

年报季,作为价值重估的关键窗口,市场中的高估值个股面临修正,而低估值个股则有望迎来补涨。然而,市场表现往往并不完全遵循逻辑,寒锐钴业(300618.SZ)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其2019年利润大幅下滑98%,但股价在年报季启动后的2月中旬开始却经历了自由落体,几近腰斩,而此前股价却上涨了58%。

随着4月底年报披露期的临近,市场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案例?回顾2019年的诸多“股王”,其业绩增速显然远远落后于股价涨幅。例如,中潜股份(300526.SZ)的营收和利润增幅不过30%多,但股价却翻了4倍。

21世纪经济报道对2019年的热门板块进行了盘点,发现无论是人造肉、工业大麻还是期货概念,都属于相对飘渺的概念炒作,难以对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收入和利润的提升。相比之下,来自行业层面的驱动更为靠谱,如ETC板块的万集科技(300552.SZ)和受益于猪价大涨的养殖企业。

在概念炒作方面,虽然新股连续涨停数量的减少表明市场炒作有所降温,但虚无飘渺的概念仍然难以阻挡。例如,2019年一季度工业大麻概念的顺灏股份(002564.SZ)股价从2.5元涨到了12元,涨幅达390.72%,尽管后续股价回落,但至今仍有近一倍涨幅。然而,公司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收入和利润全线下滑,净利润由盈转亏。

进入二季度后,热点轮换至稀土永磁和人造肉板块,相关个股涨幅显著。然而,到了2020年业绩兑现阶段,这些个股的净利润增速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三季度开始,5G、TWS耳机、小盘科技股开始占据涨幅榜前列位置,这些标的业绩含金量相对较高,多数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都出现了明显提升。

然而,并非所有概念都能转化为实际业绩。例如,三季度上市的两只期货股虽然成为下半年的领涨龙头,但全年业绩并不乐观。其中,南华期货更是出现同比下滑。业内人士表示,小公司以极低佣金率争抢市场份额,倒逼大型期货公司降低费率,而大型期货公司的成本又明显高于小公司,短期内这一趋势难以扭转。

年报季是兑现季,题材炒作并非不可行,但其本身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营提升的预期。在当前年报披露的节点上,这些预期需要实际利润予以兑现。2019年的全年涨幅王以及各季度表现突出的个股中,同样存在不少预期转化为上市公司真实利润的案例。例如,ETC概念龙头万集科技全年累计涨幅接近5倍,业绩快报显示全年收入增长376.56%,利润增长12539.86%至8.31亿元。

总的来说,题材炒作虽然能带来短期的股价上涨,但长期来看,只有那些能够转化为实际业绩的题材才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的增长。因此,投资者在参与题材炒作时需要谨慎判断其实际价值和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