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来,转融券市场经历显著变化,融券余额大幅下滑,监管层多次调整转融通政策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

自2月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后,转融券市场经历了显著变化。截至2月21日,转融券余量为50.36亿股,较2月6日下降了25.63%,余额为700.82亿元,降幅达20.02%。这一变化伴随着融券余额的大幅下滑,A股融券余额已降至439.36亿元,创下了自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

转融券的出借期限多样,包括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据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朱岚指出,今年来,短期限(7天和14天)的转融券数量占比较高,分别为11.61%和83.05%,而长期限(182天)的占比极低,仅为0.12%。考虑到展期因素的影响,余量剩余期限分布难以精确计算,但预计1个月内,转融券余量将快速衰减,仅剩长期限部分。

转融券业务自2013年启动以来,前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自2020年起迎来快速增长,公募基金、社保、私募基金、QFII及上市公司股东参与度大幅提升,转融券和融券余额均突破1700亿元大关。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强调,转融券是融券业务的重要券源,券商融券业务余额中,转融券融出余额占比高达77%。

去年10月以来,监管层对转融通政策进行了三次重要调整,旨在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2月6日,证监会决定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多家基金公司迅速响应,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上市公司股东亦积极响应,如国海证券的股东广西产投资本在出借期间内未实际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