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买国债传言引市场热议,内外资机构解读各异
AI导读:
央行将购买国债的传言被市场解读为“中国版超级QE”,引发股市上涨。然而,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央行购买国债不等同于QE。债市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基于经济基本面进行判断和操作。
“央行买国债”的传言让股市应声上涨。3月28日上午,知名学者刘煜辉等多个信源消息显示,央行或将购买国债,这一消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版超级QE(量化宽松)”。
消息传出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沪指全天冲高,尽管在下午2点后有所回落,但仍成功重返3000点。北向资金再度流入,同时,3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600亿,创下去年以来的单月新高,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也达到了9322亿元。
国债期货市场同样受到此消息的影响,短线拉升,多数合约上涨。然而,摩根士丹利随后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中国央行量化宽松不会发生,这也被认为是市场回落的原因之一。
围绕央行购买国债的传言,多家公募、券商给出了最新解读。央行购买国债有两层含义,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在一级市场买入国债,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则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央行从二级市场购债的方式之一是质押回购,这种方式不会影响价格,且能保持稳定的政策利率调控市场。
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央行购买国债不等同于QE。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会改变市场上国债的供需关系,从而影响国债的收益率,有助于降低经济借贷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央行会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注入流动性。摩根士丹利指出,从使用央行票据、逆回购和借贷便利转向更多地使用政府债券交易来控制金融环境,已成为全球央行的标准做法。
相对于股市投资者的兴奋,债市表现相对平静。公募固收基金经理们的看法也较为理性,认为未来债券收益率的判断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方向。今年1-2月份经济数据边际好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因此,在债券市场短期上涨过多后,二季度可能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综上所述,央行购买国债的传言虽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这并不等同于QE。债市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基于经济基本面进行判断和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