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以中长期投资为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支持,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力量。推动二级市场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壮大耐心资本的关键。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这一概念首次进入中央层面的讨论。耐心资本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坚持价值投资与责任投资,在一级市场中多指私募股权基金,而在二级市场中则包括养老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

耐心资本: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会议同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耐心资本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其长期性、价值性、责任性的特征,使其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

然而,目前国内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周期普遍偏短,对科创产业的支持尚显不足。因此,为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市场生态明显改善,但去年至今,A股景气度偏低,市场持续震荡。耐心资本因其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较小,更加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力量。

我国长期资金体量巨大,但配置权益资产的规模偏低。推动二级市场长期资金入市,壮大耐心资本,对于稳定资本市场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拓宽退出渠道,培育耐心资本

为了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需要政策全方位保驾护航。一级市场上,加强制度建设,拓宽退出渠道,加快“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随着上市标准提高,创投机构通过IPO退出难度增加,建议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并购市场的发展,同时鼓励国资牵头成立S基金,缓解创投的退出困境。

上海、合肥、成都等城市纷纷推出S基金,为创投基金探索退出路径。多元化的退出路径有助于壮大社保资金、保险资金这类资产配置型LP,将这些具有较长久期属性的长期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留住长期资金

要壮大耐心资本,还需解决长期资金入市意愿的问题。完善基础制度,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为耐心资金入市打好基础。同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向好。

此外,应继续优化激励机制,并放宽投资限制,为壮大耐心资本入市扫清障碍。监管应继续优化激励机制,拉长考核周期,并放宽养老金、保险资金和基金投资范围限制,让长期资金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资产配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