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末A股市场显著回升,板块强弱反转,中小盘指数强于大盘。制造业PMI回落,期指基差收敛。政策预期升温,若后续稳增长政策带动基本面改善,A股或开启估值修复行情,但需谨慎看待反弹持续性。

上周末,A股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回升,板块强弱格局出现了明显反转。中小盘指数表现强劲,IC/IH回升至1.98,IM/IH也达到了1.98,显示出中小盘相对于大盘的优势。在行业层面,基础化工、传媒、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周线涨幅位居前列,而银行、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板块则出现周度下跌。

期指市场方面,各品种的基差有所收敛,近一周IF、IH、IC和IM当季合约的年化基差率平均为-1.0%、-0.9%、-5.1%和-8.3%。从年化基差的角度来看,空头套保选择9月合约的成本相对较低,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较好的操作机会。

数据方面,8月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供给和需求分项指标均低于季节性水平,价格指数也继续回落。这表明在夏季高温和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产需两端均呈现出较弱的格局,这也与近两个月股市和商品市场的走势相吻合。具体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低于临界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则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从生产端来看,8月生产指数较7月下滑1个百分点,进入收缩区间。从需求端来看,8月新订单指数低位运行,为48.9%;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虽然较7月边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内外需温差可能继续扩大。非制造业方面,服务业景气度受到假期出行热度的支撑,而建筑业PMI则显示出基建发力稍弱和房地产市场恢复缓慢的迹象。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回落和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加上美元指数回落和国内政策预期增强,人民币汇率出现上涨。这对国内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海外流动性宽松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为国内政策利率调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全球资本流动视角下,若美联储利率拐点出现,将推动外资向人民币资产转移,吸引国际资本重新流入国内市场,成为A股增量资金的来源。

政策方面,虽然国内政策端暂未进一步加大宽松调控力度,但市场对政策面的预期再度提升。7至8月基本面数据仍低位运行,资金观望情绪浓厚。若9月美联储降息如期落地,国内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或加速落地。特别是降低存量房贷相关政策若能加速落地,将直接减轻居民的债务负担,改善其对未来经济和收入的预期,进而促进消费增长和内需稳定。

展望未来,A股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配置中属于低位资产,政策预期升温可能带来阶段性反弹。若后续国内稳增长政策带动基本面明显改善,将与外资流入形成正反馈机制,带动A股开启估值修复行情。然而,需要谨慎看待9月A股反弹的持续性,因为中秋、国庆长假前资金的入场意愿尚待观察。市场风险偏好的真正回暖仍需要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加强或外部降息进程的确认。

(作者单位:中信建投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A股市场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