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事更迭与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AI导读:
央行宣布免去易纲行长职务,任命潘功胜为新行长。文章总结了易纲在任期间的主要成就,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同时展望了新任行长潘功胜上任后的货币政策方向。
据新华社7月25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周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表决决定免去易纲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并任命潘功胜为新任行长。这一人事变动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层的又一次重要更迭。
潘功胜的任命并非突如其来。早在7月1日,60岁的他便被任命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并多次会见外国财金政要。周一,他还代表人民银行出席了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第28届行长会。潘功胜的上任使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回归到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的模式。
易纲在任央行行长的五年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深化利率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并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他推动LPR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了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
此外,易纲在任期内还注重通过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方式支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新冠疫情期间,他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复苏。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巴西、伊拉克等国纷纷宣布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在谈到货币政策时,易纲曾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简单跟随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变化,而是坚持“以我为主”,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他强调,未来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新任行长潘功胜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曾两度参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他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任过多个职务,并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担任党组书记、局长多年。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上,他强调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上行的态势,并表示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工作方向也得以明确。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分析师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尖锐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放松。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市场研究部总监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还有适度宽松的空间,特别是三季度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则表示,预计下半年央行大概率至少降准或者降息1次,时点落在三季度的概率大于四季度。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