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严打违规转贷行为
AI导读:
多家股份行近日发布房贷利率调降细则,将大幅压缩违规置换房贷空间。借款人应通过合法合规途径申请房贷利率调整,避免落入不法中介陷阱。金融管理部门将加大排查力度,降低风险隐患。
近期,随着国有大行率先公布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细则,多家股份行也紧跟步伐,相继发布了相关公告。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违规置换房贷的空间即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提醒个别不法中介及借款人切勿再试图通过‘房贷置换’谋取不当利益,以免最终陷入得不偿失的境地。
此前,由于存量房贷利率普遍高于消费贷、经营贷利率,一些不法中介瞅准时机,向借款人推销‘转贷降息’业务。他们先提供过桥资金协助借款人结清房贷,再引导借款人申请消费贷或经营贷来偿还过桥资金,从而实现利率的降低。然而,随着房贷与消费贷、经营贷之间的利率差大幅缩小,这一灰色产业链已逐渐失去利润空间。
分析指出,部分借款人之所以会落入违规转贷的陷阱,主要是受到省钱心理的驱使。例如,在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前,某借款人的房贷利率高达5.1%,而消费贷利率仅为3.8%,二者之间的价差达到1.3个百分点。然而,随着房贷利率的调降,这一价差被大幅压缩至0.5个百分点,使得转贷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然而,即使利率价差有所缩小,不法中介仍可能诱导借款人进行转贷,但往往忽略了过桥资金的高昂成本和不透明性。此外,不法中介还可能巧立名目收取各种手续费、服务费等,使得借款人最终承担的成本可能远超房贷与消费贷之间的微薄利差。因此,算总账下来,借款人反而可能蒙受损失。
除了经济损失外,转贷者还需面临违法违规的风险。一方面,不法中介可能通过伪造证件、流水等手段为借款人包装虚假公司,以骗取经营贷款。另一方面,借款人将经营贷款挪作他用,用于归还房贷,明显违反了合同约定。一旦银行发现此类违规行为,借款人不仅要承担违约责任,还可能面临征信受损的严重后果。
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的合法合规途径,银行已提供了多种申请方式。借款人可通过银行官网、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线下网点等渠道与银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执行细则,并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好相关材料。对于‘二套转首套’的存量房贷,借款人需主动向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而对于已按首套房标准执行的存量房贷,银行将于9月25日进行集中批量调整,借款人无需再额外申请。
然而,在部分一线热点城市,由于存量房贷利率的调降幅度有限,房贷与消费贷、经营贷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利差空间。因此,金融管理部门需加大排查力度,金融机构也应定期自查,确保审核关口严格把关,并做好资金流向的监测工作,以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切实降低风险隐患。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