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冰火交织”,HBM芯片需求强劲
AI导读:
存储市场正面临AI需求高涨与消费终端市场疲软带来的分化挑战,企业级产品需求激增,而消费级市场低迷。HBM芯片作为GPU最佳存储解决方案,目前供不应求,国产玩家亦在积极布局。
当前,存储市场正遭遇AI需求激增与消费终端市场疲软带来的双重挑战,导致产品需求出现明显分化。多位企业高管及分析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存储市场的现状。慧荣科技(SIMO.US)CAS业务群资深副总段喜亭透露,一方面,企业级产品需求激增,“我们经常接到客户电话,询问我们的企业级产品何时能出货”;另一方面,模组厂商及其下游客户却陷入“价格战”,出货量依然不振。
展望未来市场趋势,多位受访者预计这种分化状态将持续至明年。TrendForce 集邦咨询分析预测,明年传统DRAM中,先进制程产品价格预计将保持稳定,而成熟制程产品则面临跌价风险;NAND方面,企业级与消费级产品价格将持续分化,整体价格预计年初下跌,年中后逐渐回暖。值得注意的是,被视为当前GPU最佳存储解决方案的HBM芯片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除三星、海力士等海外供应商积极扩产外,国内厂商也已开始布局。
存储市场“冰火交织”
自2023年Q4以来,存储行业进入强劲涨价周期。以DRAM为例,TrendForce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从2023年Q4至2024年Q3,DRAM价格连续四个季度飙升,季涨幅均超过10%。然而,此次涨价主要源于原厂不堪亏损,而非需求大幅增长,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低迷的消费级存储市场的困境。
时创意董事长倪黄忠在集邦咨询存储产业趋势研讨会上表示:“2024年,存储产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行情。一方面,消费电子存储市场表现疲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市场旺季不旺;另一方面,AI对存储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高端存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存储原厂与模组、终端厂商的盈利能力出现显著差异。
三星电子今年Q3总营收达79.1万亿韩元(约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7%;海力士Q3营业收入为17.5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94%,创历史新高。然而,慧荣科技CAS业务群资深副总段喜亭指出:“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许多模组厂商及客户开始通过降价竞争以寻求出货,导致价格疲软。即使终端价格下滑,出货量依然不振,降价并未有效刺激需求。”
以小米为例,今年Q3小米集团(01810.HK)智能手机ASP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每部997.0元上涨10.6%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每部1102.2元;但智能手机毛利率却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16.6%减少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11.7%。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这与第三季度是内存价格的最高峰及产品的发布时间和节奏有关。因此,有消息称终端厂商正在减少存储备货。以模组等中下游环节为主的国内存储商面临较大压力,如佰维存储(688525.SH)、江波龙(301308.SZ)等国产存储模组厂商在Q3均出现净利润亏损。
近期,存储产品现货价格下跌严重,部分低容量内存条近半年多跌幅已逾40%。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表示,除需求不振外,还存在其他因素:“近期存储现货跌价严重,实际上与一些厂商将二手内存条拆成颗粒,以一般消费型内存出货有关,扰乱了整个市场。”然而,在企业级存储方面,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段喜亭表示:“我们经常接到客户电话,询问何时能完成出货,因此目前市场状况非常两极化。”根据集邦咨询数据,今年Q4,在经历了Q3高达20%的涨价后,企业级SSD仍预计单季增长0-5%,而NAND整体价格却预计在当季下跌3-8%。段喜亭总结道:“AI的风目前还停留在数据中心,尚未吹到终端设备。”
传统产品分化持续,HBM前景确定
倪黄忠预测:“我认为明年这种分化依然严重。AI热度将持续,但价格会有所下降;消费类存储将回归相对健康的状态。”在传统DRAM方面,集邦咨询分析师吴雅婷表示,2025年制程较成熟的DDR4和LPDDR4X因供应充足、需求减弱,目前价格已呈现跌势;DDR5与LPDDR5X等先进制程产品的需求前景尚不明朗,加上部分买卖双方库存水平较高,价格不排除于今年第四季底开始下跌。在此情况下,集邦咨询预计传统DRAM在明年每季下跌3-8%。
在NAND方面,尽管今年价格整体上涨了约43~48%,但集邦咨询预计明年整体合约价将上涨15~20%,主要得益于企业级SSD年涨23~28%的推动。然而,明年的涨价主要将在下半年发生,Q2之前NAND市场整体价格将保持平稳。相较于传统DRAM及NAND的困境,因AI服务器而异军突起的HBM则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吴雅婷表示,目前HBM部分供应商已完成合约价商谈,预计同产品价格上涨10%;而HBM3e12hi的量产将进一步推动均价上涨;整体来看,HBM的需求量增长达到117%。当被问及其他存储芯片在GPU等AI芯片生产中能否替代HBM时,段喜亭直言:“在可见的未来内,还看不到HBM的替代品。”HBM即高带宽存储,属于DRAM大类,通过多层DRAM Die垂直堆叠和硅通孔(TSV)技术实现高带宽、高传输速度与小尺寸的兼容。
段喜亭解释称,GPU在进行大语言模型运算时,需要一次性处理大量数据,数据越多,运算效率越高,因此对存储的资料吞吐量要求很高。单颗DRAM资料存储量和吞吐量不足,因此需要使用由DRAM堆叠而成的HBM。目前,已量产出货的HBM中尚未见国产厂商身影,但郭祚荣表示,国产HBM或许将在2-3年内取得较大突破。他透露:“之前有听到国内内存厂开始做HBM的消息,我认为以国内厂商的研发能力来说,两三年之内应该可以看到国产HBM开始供货。从工厂的技术设备等硬实力方面来说,我认为是足够的。”如长江存储集团下的武汉新芯公司已于今年三月发布了《高带宽存储芯粒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和产线建设》招标项目,表示将利用三维集成多晶圆堆叠技术打造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国产HBM产品。日前,该公司已在湖北证监局披露IPO辅导备案报告。
此外,长电科技(600584.SH)、芯碁微装(688630.SH)、通富微电(002156.SZ)等封装厂商均在布局支持HBM生产的相关技术。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