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分析师菅成广:食品饮料行业明年展望
AI导读:
中信建投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菅成广对食品饮料行业明年展望进行了分享,包括白酒、啤酒和乳业等板块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嘉宾介绍:菅成广,中信建投食品饮料行业资深分析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背景,曾在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任职,具备跨领域研究经验。
近期,食品饮料行业迎来了超过20%的强劲反弹,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进入后疫情时代,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明年行业的主要趋势又将如何把握?在食品饮料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哪些方向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菅成广指出,今年白酒行业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疫情的反复,二是经济疲软。然而,他预计明年这两大压制因素将得到缓解,因此看好白酒销量的增长。同时,啤酒行业在今年展现出了显著的韧性,产品持续提价并优化结构,菅成广对明年的啤酒市场弹性表示乐观。乳业板块则因疫情及成本压力而表现不佳,但随着疫情的消退和成本压力的减轻,他预计明年乳业的业绩复苏将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以下为访谈精华:
1. 中信建投菅成广:消费场景恢复,白酒业绩复苏在即
菅成广表示,年初至今,白酒行业受到疫情反复和经济疲软两大因素的影响,导致白酒估值出现深度回调。然而,随着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和明年经济持续恢复,消费信心也将得到修复。
当前,白酒行业展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白酒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整个行业的规模已从疫情前的30%升至当前的55%;二是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的占比也在持续提升,目前已达到30%。这两个趋势都表明,上市白酒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抗风险能力在不断增强。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和落地,经销商和酒厂对明年开门红有较高的目标和预期。例如,浙江等白酒消费力较强的地区已开始进行海外拓展等工作。明年华东地区经济能力的快速回升将有利于高端白酒的销量增长以及次高端白酒的进一步升级。
从估值角度看,白酒板块估值目前仍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因此,菅成广认为,白酒行业具备明年复苏的弹性和多方面的优势。
2. 中信建投菅成广:啤酒韧性显著,明年弹性巨大可期
菅成广指出,尽管受到疫情扰动,但根据啤酒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报,行业前5的龙头企业收入和销量都维持正增长,这体现了啤酒需求的韧性。
啤酒作为大众消费品,单价较低,且消费渠道多样。因此,在疫情扰动下,啤酒行业仍能通过网购、商超等渠道维持正增长。明年经济复苏下,啤酒行业大概率将继续维持增长,并叠加今年二、三季度在疫情扰动下的相对低基数,明年同期出现高增速的概率较大。
此外,国内啤酒业态也在发生变化,如“精酿文化”的兴起和餐饮行业中的海伦斯小酒馆等新型业态的出现,都表明消费者对啤酒价格的接受度在提升。因此,菅成广认为,一旦明年彻底摆脱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啤酒的弹性可能会更加巨大。
3. 中信建投菅成广:乳业需求转化加速,成本压力逐步衰减
菅成广表示,疫情之后,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程度提升,推动了乳业行业的增速上行。然而,从年初到三季度,乳品板块却表现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乳品消费具有显著的特点:消费者会关注保质期,且只要不够新鲜就不会购买。三季度疫情较多,导致线下超市人流稀少,快递外卖配送紧张,需求被错过。同时,疫情影响下,终端商家和企业的促销力度降低,也导致了当期业绩的扰动。
然而,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投资者对疫情扰动的担忧逐步衰减。终端需求因营养保健的刺激而增长,企业如何将终端需求及时传导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成为关键。由于疫情政策优化,消费者能够更实际地购买和接收配送,因此需求将更实质地转化成订单和进行终端撮合。
此外,生鲜乳价格从6月份开始逐步回落,成本端的压力从今年年中开始逐步缓解。明年整个成本端的价格中枢大概率还将进一步下行。因此,菅成广认为,明年乳业的业绩增长将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