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上旬,A股市场经历海外“衰退交易”后回归震荡。当前股市等待政策提振,交易活跃度成为反弹关键。最新PPI与CPI数据弱于预期,对A股影响有限。活跃度提升需政策加码,期指跨品种交易存盈利可能。

8月上旬,A股市场在经历海外“衰退交易”浪潮后,逐渐回归震荡盘整格局。当前,股市正处于静候“及时雨”的阶段,期盼政策层面的提振成为市场突破的关键。从基本面视角分析,政策的助力对于激发居民与企业支出意愿至关重要,这将促进企业盈利与估值的双重反弹,进而提振市场交易情绪与风险偏好。

最新出炉的美国7月PPI与CPI数据均显示增长低于预期,尤其是CPI连续四个月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但并未对A股市场带来显著的支撑效应。同样,美国周初申请失业金人数的低于预期及美债收益率的回升,也未对A股造成明显压力。近期美债收益率的波动与A股市场的走势并未呈现明显的反向相关性,这表明外围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此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的提升也未引起A股市场的强烈反应,短期内,若外围因素无超预期变化,A股将主要围绕国内基本面波动。

交易活跃度的提升被视为股市反弹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两市成交额已降至2019年年底的低位水平,反映出市场交投的清淡。成交额的放量将直接影响市场波动的幅度,是驱动股指形成阶段性趋势行情的关键因素。若成交额持续低迷,将限制股市的波动范围,不利于反弹趋势的形成。然而,交易额偏低也意味着市场中枢难以移动,股市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

在股市运行中枢主要受国内基本面影响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动能与股市走势紧密相关。当前,居民与企业支出意愿较低,政府部门发力提振经济的效果有限,导致企业盈利与估值上行幅度受限,股指走势以弱势震荡为主。因此,政策层面的入场不仅需扩大财政支出力度,还需加大促进消费、投资的相关政策,以提振居民与企业的支出意愿,从而支撑企业盈利,促进估值回升,驱动股市反弹。

综上所述,当前股市在政策面预期未明的情况下,交易缺乏变量信息,活跃度难以提升,趋势难以形成。在政策窗口期内,由于市场波动率可能随时受新变量影响,期货与期权的趋势策略较难捕捉交易机会,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然而,在期指跨品种交易上仍存在盈利可能,由于小盘指数交易在强监管背景下更为谨慎,大盘指数在风险因素扰动下更具韧性,且涵盖的顺周期行业权重更高,因此可以尝试择机入场进行多大盘期指、空小盘期指的跨品种套利操作。

(作者单位:南华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