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两极分化,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AI导读:
多家保险公司披露2023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情况,财险公司与人身险公司赔付率均现两极分化。未来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发展潜力巨大,预期业务规模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
近期,多家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了2023年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赔付率情况,揭示了财险公司与人身险公司在该领域的不同表现。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2日,已有146家险企公布了相关数据。在剔除异常数据后(赔付率为负值或超过100%),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9%。其中,有10家险企的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超过100%,面临经营亏损。
短期健康险,作为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保证续保的健康保险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惠民保、百万医疗险等产品备受市场关注。然而,从赔付率来看,财险公司与人身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均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具体而言,财险公司中,鑫安汽车保险的综合赔付率最低,为-1804.22%,而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最高,达3639.67%。人身险公司中,大家养老的综合赔付率最低,为-55123.58%,而上海人寿最高,为461.17%。部分险企在公告中解释了赔付率分化的原因,如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释放、业务量较小等。
在剔除异常数据后,2023年险企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9%,其中人身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5.8%,财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39%。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李文中表示,考虑到健康险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综合赔付费用加上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支出占整个保费65%至85%,应为相对合理的范围。
从赔付率趋势来看,2023年近六成险企综合赔付率同比增长。其中,人身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同比增长约23.4%,财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同比减少约9.3%。李文中指出,这可能与2022年赔付率过低导致的人身险公司外部压力、经营策略差异以及财险公司对短期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的注重有关。
展望未来,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短期健康险的经营风险相对可控,但保险公司需要维持合理的费用率水平才能可持续发展。而李文中则认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保险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保险科技的发展,为短期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未来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的发展潜力巨大,预期业务规模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苏向杲见习记者杨笑寒)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