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底以来,重磅政策密集出台,资本市场反应剧烈。短期债券配置价值提升,市场震荡。未来货币宽松可期,降息可能性存在。短期调整不改方向,等待新一轮政策。

自9月底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其密集程度和部分表述远超市场预期,资本市场对此做出了剧烈反应,特别是风险资产的大幅提振和债券品种的阶段性急跌。然而,在经过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快速调整后,债券的配置价值在当前阶段显著提升,利率债情绪迅速修复。市场在等待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明确过程中,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态势。

进入11月上旬,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尘埃落定和国内财政力度政策的明确,债券市场进入了短暂的增量政策真空期和存量政策验证期。市场普遍认为,下一个重要的政策窗口期可能是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明年的全国两会,届时货币宽松政策有望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短期维度上,隐债置换工作已经启动,年内剩余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将产生集中供给。市场预期央行将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11月,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置换隐性债务的方案,计划分三年实施。月中,已有部分省份启动了相关发行工作。考虑到债券发行至资金拨付、债务置换之间存在时间差,如果2万亿元额度在年内全部或大部分发行完毕,央行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度”。央行在税期、MLF到期、月末等关键时点,均展现了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决心。从政策工具箱来看,未来仍有充足的对冲手段,包括OMO、国债买卖、买断式回购等投放工具。央行此前也曾预告,将在年内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从中期维度来看,提振实体需求以及长期通胀预期仍然存在,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在一揽子政策的带动下,部分经济数据单月有所改善,如10月制造业PMI站上荣枯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也大幅收窄。然而,这些数据的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跟踪。从PPI和信贷数据来看,内需压力依然存在。明年中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将对政策走向产生影响。宽信用、宽财政政策仍在路上,货币政策预期将继续为市场保驾护航,不排除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可能。

自2024年以来,OMO和MLF等政策利率已有所下调。相比之下,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调整相对滞后,这可能与8月以来政府债供给规模增加但存款面临迁移倾向、银行对同业负债依赖上升等因素有关。考虑到存款利率已有所调降,且手工补息问题得到整改,如果同业存款利率能够下调,将有望释放短端资产的配置需求。

综上所述,短期市场或将继续维持震荡行情。地方债的推进节奏和期限结构安排将考验市场对长期限品种的承接能力。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应对这些变化。然而,在基本面彻底扭转之前,货币宽松政策不会缺席。短期调整不会改变市场方向,对债券市场应保持灵活应对的态度,保持久期和资产流动性灵活,等待基本面数据的验证和新一轮政策的出台。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