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积极研究市值管理,多举措回馈投资者
AI导读: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后,沪市多家头部公司积极响应,研究市值管理策略,加大投资者回报,推出增持、回购、分红等举措,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优秀公司治理体制机制。
近期,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该文件详细阐述了市值管理的内涵、实施路径及不可逾越的底线,并着重强调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需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而长期破净公司则需披露估值提升计划。沪市公司对此积极响应,多家头部公司已明确表示正深入研究市值管理策略。据统计,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已有约122家公司提及“市值管理”,其中大盘蓝筹上市公司尤为积极。
从当前态势来看,沪市公司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提升投资价值的生态环境,以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为核心,不断优化经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并通过分红、回购、大股东增持等多种方式回馈投资者。
多家公司纷纷表态将合理利用市值管理工具。例如,中国交建表示将依据市值管理最新政策,结合公司主业盈利及现金流改善情况,制定提升计划,努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中国中铁也正积极开展相关制度起草研究工作,旨在通过提升内在价值、优化信息披露、加强与投资者交流等方式,推动市值管理制度的完善。
此外,中国神华计划建立健全特色市值管理体系,通过专项工作小组组织保障措施,系统推进市值管理工作,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东方电气则表示将研究形成市值管理工作机制,适时利用回购、并购等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推动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
中国石油自2019年起就将市值考核指标纳入管理层年度业绩合同,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以全面评估公司价值实现及市场认同情况。
在加大投资者回报方面,沪市公司推出了增持、回购、分红等多种举措,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信任,促进公司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精准匹配。2024年以来,沪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675家次,拟回购金额高达582.98亿至1070.33亿元;新增披露增持计划425家次,拟增持金额达328.76亿至492.39亿元。
以中国建筑为例,其控股股东已成功实施六轮增持行动,累计增持金额约43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第七轮增持。同时,公司还开展了四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4.96%,有效实现了公司、股东与核心骨干员工利益的捆绑。
在强化顶层设计方面,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正积极构建优秀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南方航空通过完善“4+1+4”制度体系,组建具备多元化背景且拥有国际战略视野的董事会团队,深度参与年度重大战略投资事项,全年经董事会决策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90%。三峡水利则编制并向相关方印发了《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5%以上股东合规行为建议》,确保公司“关键少数”合法行使权利,勤勉履行义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