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社报道点燃市场炒作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热情,多只相关股票走强。但上市公司纷纷澄清可控核聚变业务对公司影响有限,提醒投资者谨慎评估风险。

近日,新华社发布的一篇报道引发了市场对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的热烈炒作。报道指出,中国自主研发的准环对称仿星器测试平台成功验证了准环向对称磁场位形理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为仿星器后期的高参数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仿星器作为一种受控核聚变装置,旨在模仿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通过约束等离子态的氢同位素氘和氚,并加热至极高温度以引发核聚变,从而获取持续不断的能源。这一技术的突破,无疑为可控核聚变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受此消息影响,A股市场上多只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出色。其中,东方精工(002611.SZ)连续八个交易日涨停,弘讯科技(603015.SH)则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永鼎股份(600105.SH)也实现了三连板。此外,爱科赛博(688719.SH)、广大特材(688186.SH)、安泰科技(000969.SZ)等个股也纷纷跟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炒作热情高涨,但相关上市公司却纷纷澄清,表示可控核聚变业务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例如,弘讯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意大利EEI公司并不直接生产研发核聚变整机装置,而是为核聚变装置提供定制化电源解决方案。该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较小,且交付周期较长,订单金额占整个项目投入金额比例较低。因此,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

同样,永鼎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是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超导应用产品,并不直接生产制造可控核聚变装置。目前,东部超导带材产量较少,且处于亏损状态,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暂未涉及可控核聚变领域。这包括沃尔核材(002130.SZ)、多浦乐(301528.SZ)和深南电A(000037.SZ)等。

尽管市场炒作热情高涨,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毕竟,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距离商业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投资相关概念股时,需谨慎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