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地方政府如何找到特色低空场景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如何根据城市特色找到适合的低空场景,以及低空经济的多种发展模式和案例。
关于低空经济需由地方主导的观点持续受到重视,地方政府需承担更多管理责任,引领低空经济发展。然而,如何有效推进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对低空经济的深入探索,其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低空经济主要由两条主链构成:一是以低空飞行器研发设计制造为核心的制造链,另一条则是以低空行业应用和客货运为主的运营链。鉴于制造链需长期积累,其成果难以迅速显现,且多数城市难以涉足,因此运营链成为城市竞逐低空经济的关键。城市如何充分利用低空场景的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中的核心议题。
显然,当前阶段,全力打造运营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运营链的拓展能够释放制造链长期积累的产能,运营链的每一项新需求都为制造链带来订单。两条链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打开低空经济数万亿市场的关键,也是资本、科技和人才长期期待的商业闭环。这一切的核心问题在于,低空经济的具体应用场景在哪里?换言之,地方政府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如何在有限资源和预算约束下,找到具有特色的低空场景,是其主要任务,也是决定其在这场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
明确问题即解决了一半。对于低空场景的选择同样如此。低空场景的类型及其特征,是首要解答的问题。基于现有数据,低空场景可归纳为八大类:
一是通用机场,包括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机场,如跑道型、表面直升机场等,分为A类(公众开放)和B类(非公众开放),A类又进一步细分为A1、A2、A3三级。通用机场作为民航客运的补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许多城市首先考虑的低空应用场景。
二是低空测试场,具备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功能的场地,如飞行测试与认证、适航测试等,是低空科研基础设施,对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发达的城市尤为重要。
三是低空集散中心,包括低空物流、客运等集散中心,具有规模大、飞行器种类多、航线复杂等特点,适用于达到一定规模和基础条件的城市。
四是大中小微四种城市低空起降设施及航线,包括城市内部的低空起降设施和飞行线路,适用于所有城市类型,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五是独立管理的特定航线,如低空观光旅游航线等,具有地域特殊性,商业价值和经济回报较高,适合在低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先行探索。
六是临时飞行区,为执行临时飞行任务划定的区域,如节假日无人机飞行表演等。
七是低空试验区,地方政府为推动低空经济在其行政区域内划定的试验区,可能包含多种低空场景。
八是行政区低空全域建设,即天空之城,指地方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内所有低空适飞空域,是低空经济最大的场景,也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这八种场景基本涵盖了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不同城市,如何根据自身条件找到最适合率先发展的低空场景,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财政承受能力,低空场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与城市经济结构和财政承受能力相匹配。
二是城市的实际需要和地方特色,低空经济运营链应多样化发展,从城市实际需要出发,兼顾地方特色。
三是低空运营链的培育,低空场景的建设运营涉及多个要件,需凑齐低空运营链的方方面面。
四是要给低空场景一个良好的开端,先飞起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空模式。
低空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已积累多种可借鉴的模式,如“美团模式”的无人机外卖配送、“丰翼模式”的无人机快递配送,以及珠海“唐家港模式”的特定航线无人机配送等。这些模式各具特色,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在行业应用领域,还有“大疆模式”、“科比特模式”,以及深圳的无人机表演模式等。在低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每个城市都有机会成为主角,关键在于能否发挥比较优势,在适合的领域率先找到具有前景的低空经济场景,并给予良好的开端。
(作者蔡银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