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妥协豁免关税,全球芯片产业松一口气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对等关税”,让科技公司松了一口气。但欧洲的芯片厂商仍感受到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威胁,电子信息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让美国难以离开亚洲供应链,中国已对美反制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终选择了妥协让步。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相关网络平台11日晚悄然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这一决定让此前经历“高税临头”的科技公司松了一口气。
苹果紧急包机从印度空运150万部手机回美国,任天堂推迟了Switch 2在美国的新品上线,戴尔、微软和联想也急忙督促供应商发货,尤其是3000美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三星则因担忧涨价影响,已向部分供应商砍单。欧洲的芯片厂商虽然还在关税豁免的范畴,但也已感受到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威胁。
电子信息产业早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大分工,“对等关税”无疑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欧洲的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宣布将裁员约2800人,英飞凌和恩智浦同样面临营收下滑的困境。这些欧洲的芯片厂商在汽车和工业用的半导体领域掌握着全球主要市场份额,但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关税的威胁,它们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挑战。
特朗普的加税风暴让欧洲芯片厂雪上加霜。虽然欧盟《芯片法案》已生效一年多,但原有法案成效有限,加上欧洲只有英特尔在爱尔兰生产先进制程芯片,其他芯片制造商仍使用较旧的制程节点。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欧洲应对全球技术竞争的压力倍增。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欧洲芯片制造和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都在敦促欧盟委员会推出新的支持计划。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让美国难以离开亚洲供应链。不少华尔街分析师指出,在美国制造许多电子产品的成本将使其价格飙涨数千美元,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立完整产线和配套。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加税也会面临一系列连锁反应。海关对半导体加征关税通常涉及原产地界定的问题,目前亚洲是全球晶圆生产和芯片封装的重地,特朗普一旦对亚洲或中国进口的半导体加税,实际上会打击到不少美国自己的企业。
面对美方的肆意加税,中国已对美反制关税税率提高至125%。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这一决定将对美国芯片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美光等在内的美国芯片公司可能会因此付出重税的代价。
特朗普目前虽然迫于现实压力宣布豁免部分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关税,但一些分析师认为这只是缓兵之计。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评论称,美国宣布关税豁免主要是为了降低对中国一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崩溃风险”,但这并不是转向,而是一次战术性喘息。
特朗普一旦取消半导体关税豁免,将对全球芯片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成本上升、需求减弱、供应链重组压力增加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