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央行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加速新兴产业与体育产业发展
AI导读:
工信部发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加速新兴产业标准化建设。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推进虚拟电厂发展,提出2030年调节能力目标。同时,江苏、海南等地也推出多项政策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时政要闻
工信部:加速新兴产业标准化,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标准建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
该《工作要点》提出,将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计划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至少5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目标是全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8%。
《工作要点》强调标准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协同,以标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传统产业方面,将推动石化装备、重型机械等传统机械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加快家电、家居材料等产品的新技术、新场景标准建设。优势产业方面,将加强光伏、锂电池、稀土等产业标准建设。新兴产业方面,推动信息技术、新型基础设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建设。未来产业方面,将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标准研究。
同时,《工作要点》要求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加强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
央行等四部门:强化体育基础设施金融保障,支持体育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6项具体措施。
该《意见》旨在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保障,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地等建设和运营,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的金融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增长,支持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推进虚拟电厂发展,2030年调节能力达5000万千瓦以上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提出,到2027年、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千瓦、5000万千瓦以上,要求规范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提升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地方行动
江苏:推出法律服务民营经济10项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江苏省司法厅等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提出10项措施。
这些举措包括开展“护航民企”专项普法活动,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实施涉企执法规范化提升工程,深化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等。
海南:聚焦消费回流,提升高端购物、医疗、教育水平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提出35条措施。
该《方案》聚焦消费回流能级提升,提出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扩大“即购即提”商品品类,打造博鳌乐城“医疗旅游之都”,推出特色医疗旅游产品,塑造“留学海南”国际品牌等。
典型案例
云南:推进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办理,提升审批效率
云南省通过改革、数字赋能和模式创新,推进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办理,提升审批效率。
依托云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政务服务中心,云南省强化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包括施工许可、质量监督、消防设计审查等事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