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迎来政策红利期,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
AI导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新模式,正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关注,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左宇坤)想象一下,每一台空调、每一辆电动车、每一块屋顶光伏板都成为“微型电厂”,通过一位“超级中介”进行调节与负荷的巧妙组合。担当这一角色的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关注。
近日,虚拟电厂首份国家级专项政策出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虚拟电厂,这一电力系统的新模式,正迎来政策红利期。
并非实体电厂,而是“智能管家”
近年来,我国风力、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也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意见》给出的定义,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它没有实体厂房和设备,却能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这一举措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推动虚拟电厂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制定《意见》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电力领域开发建设的有效举措。同时,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发展情况看,深圳等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投资运营虚拟电厂的主力。
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虚拟电厂建设,广东、山东、山西等省份虚拟电厂发展较快。但行业中一直存在收益预期不明确的问题。对此,《意见》提出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推动虚拟电厂公平参与各类电力市场或需求响应,获取相应收益。这一举措有望拓宽虚拟电厂的收益渠道,推动其快速发展。
据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将达102亿元,到2030年,虚拟电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2%。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虚拟电厂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