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美元“对等关税”下稳中求进,电子产业链展现韧性
AI导读:
美国“对等关税”波及全球,华强北商户淡定应对,展现中国电子产业链完备性和韧性。商户积极开拓新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加速国产替代,应对关税挑战。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波及全球各地,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被称为“电子第一街”的深圳华强北是否受到冲击、冲击有多大、如何应对?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华强北,带您一探究竟。
整体来看,华强北商户虽有担心,但更多是稳定的情绪。有的商户因为“不做美国市场”暂未受影响,有的商户称影响“短期还看不出来”,还有的已提前把业务重心放到其他国家而规避单一市场风险。这背后,是对中国电子产业供应链的足够信心。

主营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子元器件销售的华强电子世界 李明珠/摄
“一米柜台”的稳定情绪
在华强北的狭窄过道中,经营3C配件的商户们淡定应对关税冲击波。一位商户表示:“美国关税要增加一倍,没关系,我们的价格还是比他们本土采购低。”他指了指身后的货架,“华强北的优势在于整个电子产业链的完备,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面对关税挑战,华强北商户普遍表现出淡定与信心。一位从华强北本地成长起来的3C公司产品销售负责人说:“华强北的电子制造业全球领先,这是中国供应链的巨大优势。我们做批发的,最终税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影响不大。”

曼哈数码广场前打包装箱准备发货 李明珠/摄
他进一步分析道:“比如我们卖这个电子手表,成本是200元人民币,在美国做成本要200美元。美国客户在当地采购不划算,他们宁愿多付关税也要从中国采购,因为中国速度无可替代。”
华强北的“快”与“全”源自珠三角30万家配套企业的协作网络。一位销售人员表示:“海外客户需要快速交货,我们几天就能做到,而美国本土供应商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

在华强北“一米柜台”选购货品的欧洲客户 李明珠/摄
积极开拓新市场
贸易战已不是华强北商户第一次经历。基于对全球局势的判断,大部分商户已选择有针对性的转型,积极开拓新市场。
一位批发商表示:“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我们已转向东南亚市场。比如一个苹果iPad的平板无尘舱钢化膜批发价10元,在东南亚售价10美元,利润非常高。”

华强北iPad的平板无尘舱钢化膜商户店面前来询价的客户 李明珠/摄
深圳市康帕斯电子有限公司元器件事业部总经理吴宏丰表示,将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策略,美国做不了还有其他国家,还有中国国内的市场。
一位主营手机配件的商户说:“我们这几年在俄罗斯市场也卖得挺好,小品类的市场都是此消彼长。”

华强北远望二手机交易中心 李明珠/摄
此外,生产AI眼镜的工厂集成代理商也表示,将加速自主开发高端核心芯片,以应对可能的进口关税提高。

奥地利客户带着MetaAI眼镜认真听销售人员介绍华强北生产的AI眼镜细节 李明珠/摄
一位前来咨询AI眼镜的奥地利客户表示,他对华强北的AI眼镜功能感到惊讶,价格仅为2000元左右,而在本国购买要接近4倍的价格。
深圳华强4月10日公告指出,从采购端看,原产于美国的SKU数量极少,对应的采购金额占公司采购总额的比例很低;从销售端看,出口业务金额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例也较低,且基本上没有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关税战对公司经营的直接影响很小。

深圳华强北博物馆大屏广告展现深圳的“硬核智造”实力 李明珠/摄
熟悉华强北整体运作的投资人士表示,华强北受到关税战影响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做美国生意的占比逐渐下降,其他市场份额上升;二是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三是采购端选择其他方式,避免从美国进口。
华强北的每一个柜台、每一次交易,都在书写中国电子产业的进阶史。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华强北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升级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