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时代即将到来:全球统一标准制定起始年,面临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2025年是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的起始年,6G技术有望在2030年开始商用。然而,当前国际形势给6G标准化和产业化带来挑战。文章介绍了6G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实习生王嘉琪南京报道 一部高清电影,几秒就可下载完毕;AR眼镜、智能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成为你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取代手机成为个人平台…… 以上这些场景,在6G时代都有望成为现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6G等未来产业被重点提及。
4月10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科技部五司副司长邱钢呼吁各国合力推动形成6G国际统一标准,共建开放包容的全球6G生态圈。6G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重塑未来社会的智能化图景。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计划,今年6月将正式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业界预计,6G技术将在2030年开始商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于4月9日发布通知,明确加强6G等新兴产业标准建设,以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给6G标准化和产业化带来挑战。与会专家强调,需全球协同合作,凝聚共识促进标准统一,同时形成共同的频段以及更加密切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
2025年是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的起始年,也是6G与AI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邱钢在会上表示,统一的全球6G标准将打破隔阂,带来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同时,业界预计2025至2027年完成6G技术研究阶段,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也强调了加强新兴产业标准建设,包括6G标准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从5G开始,移动通信才真正开始全球统一标准,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给6G标准制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指出,在6G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产业链参与主体的需求,务实地推进工作。同时,邬贺铨强调,与5G相比,当前国际形势下的科技交流合作受阻,使得全球统一标准的制定变得异常困难。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5G基站达425.1万个。邬贺铨表示,5G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5G-A的高带宽、低时延等能力为应用奠定了基础,但用户实际感受未达预期,5G的工业应用进展不易。
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建议抓住5G-A向6G演进的重要机遇,边技术升级边进行试错,以提高6G技术的精准性和匹配性。同时,6G基站将采取更多新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成本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指出,未来6G将实现地面网络、卫星及飞行器的融合,形成全新移动信息网络。东南大学教授洪伟表示,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将在6G通信与感知中扮演重要角色。
邬贺铨表示,6G将表现出更便宜、更快、更安全、更可靠的特点。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指出,6G时代运营商可以研究和规划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降低投资成本。
邬贺铨指出,6G时代消费应用领域面临不确定性,5G在消费应用体验上的不足成为6G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表示,AI应用的健康发展将是6G能否超过5G的关键。
邬贺铨认为,未来6G需优先满足手机基础功能升级和工业数字化刚需,再延伸至无人机、卫星通信等小众场景。紫金山实验室已在多地开展6G应用测试,6G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非常适合低空智联领域。
马红兵指出,6G将极大扩展应用场景范围,包括人、机、物、智能体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网络要求和AI能力需求截然不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