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举办,标志着6G技术从设想迈向实践。大会聚焦6G标准制定、关键技术及产业生态建设,展示6G场景应用,探讨天地一体网络等未来趋势。6G发展需明确服务对象与市场需求,确保技术落地应用。

  4月10日至12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共筑创新,同享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球6G标准共识,进一步促进全行业的协同共创,实现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造。这一盛会标志着6G技术正从设想迈向实践。

  2025年被视为6G标准制定的元年,全球统一标准的推进将迈出关键步伐。6G的典型场景及能力指标体系已正式提出,中国即将开展6G技术标准研究。这将通过性能提升和能力增强,与多样化业务场景融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大会期间,三大通信运营商、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等机构展示了6G场景应用。紫金山集团的6G Cell-Free技术“无蜂窝式”设计打破了传统架构,实现基站协同服务。南京江宁区已开通首条城市低空物流航线,利用6G无蜂窝通信,实现实时信号顺畅和安全保障。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发布的《2025移动通信系列白皮书》聚焦6G关键技术、毫米波与太赫兹等前沿方向,为产业界提供思考框架与技术路径。全球行业专家共同探讨6G产业生态建设,其中“天地一体”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表示,中国5G网络布局占全球60%以上,用户规模超全球半数,为6G加速发展提供了底气。6G不仅要在特殊场景应用中证明其不可替代性,还要在大众消费和工业应用场景中显身手。

  面向6G的无线网络架构正加速转变,无蜂窝空时二维编码新架构将支撑未来网络去中心化趋势。天地一体网络作为6G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带宽、时延、速率方面优势显著,有望成为6G时代的主要表现形式。

  6G发展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强调,6G标准刚启动,需明确服务对象与市场需求,确保技术落地应用。在移动通信发展中,6G产业化面临复杂国际贸易形势,需加强沟通,促进标准统一。

  随着6G发展,5G垂直应用也需向前推进。华东师范大学通信系主任表示,6G一方面要解决5G未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有新亮点,如天地一体化、通信感知一体化等。6G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跨行业磨合问题,需积累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