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至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相关部门正积极部署,聚焦集成电路等领域,制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

1至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两新”政策推动手机购新补贴,带动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26.2%。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相关部门正积极部署,聚焦集成电路、基础电子和整机系统等领域,力求稳增长,并着手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超过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7.2%,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4.4%。

“两新”政策显著提升了手机市场需求。前两个月,6000元以下手机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19.3%,市场需求旺盛。

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专家指出,政策推动电子产品消费意愿提升,不仅促进了整机产品销售,还带动了相关元器件的市场扩展和技术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准确把握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聚焦关键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并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深圳和重庆等地也在积极制定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山东省先进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表示,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系统工程,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强调,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全链条,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