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全面认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讨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打造良好企业生态群,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汇聚,但仍存在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资源配置能力不强、创新链主导能力偏弱等短板。为全面认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引导更多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企业生态群,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认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资源投入、科研活动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持续推进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升级,科技创新需求最为迫切,天然具有创新决策的针对性、敏锐性和执行力。

企业不仅是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还是研发资源投入的主体。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最有创新意愿和动力,是研发经费和资源投入的主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接近80%,彰显了企业在研发资源投入上的主体地位。

此外,企业还是科研活动组织的主体。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构建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效能、突破关键技术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同时,企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最主要用户,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推动者,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力军。近年来,企业日益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最重要力量。

为引导更多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需支持企业成为人才荟聚高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深化劳动力和人才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强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各类创新人才大规模向企业集聚。

金融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需健全科技金融体制,完善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同时,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技术创新融资需求。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要素。要加快完善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畅通数据流通渠道,完善数据交易市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为打造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企业生态群,需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向科技企业转型。同时,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资金、人才、孵化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打造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家以创新创业为天职和使命,对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爱护和支持优秀企业家,有效激发企业家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创造性主动性,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全链条部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需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科技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和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机制,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重大决策。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