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农业强国的五大核心要素,并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规划提出具体的“施工表”和“路径图”,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广州日报评论员陈文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此次《规划》则明确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图。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有望突破1.4万亿斤,这些成就彰显了我国迈向农业强国的硬实力。然而,农业生产基础不牢、大而不强等问题仍需解决。

  《规划》不仅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其中,“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是农业强国的五大核心要素,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必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为此,《规划》强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只有持续强化供给保障,中国饭碗才能更加稳固。

  建设农业强国需坚持问题导向,从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两方面入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但在核心种源和高端设备上仍存在短板。因此,需依靠科技创新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并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表”和“路径图”,包括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等。这些措施旨在补短板、强弱项,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见效。各方需汇聚力量,铆足干劲,重点做好规划落实任务,向着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