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及B2B外贸新业态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跨境支付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据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跨境电商及跨境B2B外贸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然而,跨境支付出海之路也面临挑战,合规经营与服务升级成为关键。未来,技术驱动和合规主导将成为市场演进方向。

  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记者翟卓)随着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及B2B外贸新业态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跨境支付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化,也为支付机构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据易观千帆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第三方跨境电商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165.70亿元,同比增长20.15%;跨境B2B外贸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则达到3241.43亿元,同比增长28.05%。这些数据显示,跨境支付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支付机构的跨境业务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部分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业绩来看,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例如,连连数字2024年全球支付业务的总支付额达到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全球支付业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公司整体营收约61.4%。新国都则持续推进支付硬件出海战略,2024年电子支付设备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海外市场营收9.01亿元,其中欧美日海外高端市场营收增长尤为迅速。

  然而,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据易观千帆分析,2024年跨境支付市场面临着压力与韧性的并存。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合规经营与服务升级成为了跨境支付厂商拓客的关键。支付机构在加大全球主流电商平台覆盖面的同时,也在积极申请海外牌照,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以连连数字为例,该公司在获得卢森堡电子货币机构(EMI)牌照后,其全球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增至65项,在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并支持使用超过130种货币进行交易。这种全球化的布局和服务能力,为连连数字在跨境支付市场中赢得了更多的份额。

  在服务升级方面,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正在从“单一收款”向“资金全链路治理”服务商转型。这种转型有助于破解汇损风险与资金管理低效等跨境电商卖家的痛点,提升支付服务的附加值。

  此外,加速将大模型融入核心业务已成为跨境支付机构的普遍行动。大模型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流程效率,还在产品创新和生态构建上开辟了新的路径,推动了跨境支付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跃迁。

  展望未来,随着外部环境愈发复杂,短期内跨境支付市场或面临一定的压力。但长期来看,技术驱动和合规主导将成为跨境支付市场集约化发展的演进方向。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有望成为跨境支付市场的新亮点,为支付机构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外贸是跨境支付的基础。随着跨境电商卖家运营成本的提高,支付环节的利润空间或被压缩。同时,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的合规压力也将增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为应对这些变化,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特别是头部机构有望加快业务创新,推动支付服务向多元化、定制化发展;加速开发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市场;同时加快从传统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