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话在沪外资商会会长及经贸机构负责人,探讨外资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如何深耕上海。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尽管面临挑战,但中美关系在历史上多次克服困难。去年进博会取得显著成果,美资企业参展热情高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强调,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当前国际形势下,外资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又将如何深耕上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话了在沪外资商会会长及经贸机构负责人。

上海美国商会今年迎来110周年庆典。自1915年成立以来,该商会已成为拥有3000多名会员的重要机构。商会首位华人会长郑艺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带来挑战,但中美关系在历史上多次克服困难,未来也将如此。

上海以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成为会员企业的首选。郑艺曾任美资企业美亚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他见证了美亚保险在上海的蓬勃发展。

郑艺强调,政府、商会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互利双赢。他期待更多美国初创型企业来上海发展,呼吁政府给予更多支持。

对于关税问题,郑艺认为,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是促进贸易往来的关键。加征关税最终会影响消费者。

去年,上海美国商会携手美国农业部参加进博会,取得显著成果。30多家美国企业达成7.11亿美元合作意向。美资企业参展进博会的热情持续高涨。

郑艺频繁接待来华访问的美资企业高管,分享中国商业环境信息,打消总部顾虑。他强调,中国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针对“制造业回归”议题,郑艺认为,美国目前缺乏足够的制造业要素,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替代。

郑艺表示,商会不能仅仅关注商业利益,还应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今年,商会计划举办纪念活动,邀请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其后人来华。

商会也在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如与昆山杜克大学美国新生视频交流,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郑艺认为,中美间的竞争应像田径赛,而非拳击赛。商会将为此努力,因为这符合会员和两国的利益。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