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AI导读: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包括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提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等。未来,社会信用体系将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2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相关情况,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包括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了超过807亿条信用信息;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在多个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立,助力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法治化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诚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李春临还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意见》旨在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并部署了五大方面23项重点任务。
在信用信息开发利用上,将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加强数据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守信激励方面,将构建全方位的信用激励政策环境,为守信主体提供便利或优惠。失信惩戒则要坚持依法依规,避免泛化滥用。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介绍,交通运输行业已形成覆盖多个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下一步将规范重点领域信用评价,全面升级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表示,将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范围,完善征信服务网络,强化数据库安全保障。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小微企业融资至关重要。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透露,自去年10月以来,通过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守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